拼音: jiǎ     
注音:ㄐㄧㄚˇ
部首:
总笔画:9

统一码:U+53DA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77247

五笔86:NHFC

仓颉:RYSE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1466

CSS代码:\53DA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fals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横 竖 横 横 折 横 折 点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子集】
【子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9
部首笔画:2
部外笔画:7

《唐韻》古馬切《集韻》舉下切,𠀤音賈。 《說文》借也。 《集韻》或作𠭊,通作假。  又《集韻》何加切,音瑕。姓也。 《春秋傳》晉有叚嘉。通作瑕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三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古雅切

借也。闕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借也。
人部假云非眞也。此叚云借也。然則凡云假借當作此字。古多借瑕爲叚。晉士文伯名匈字伯瑕。楚陽匈、鄭駟乞皆字子瑕。古名字相應。則瑕卽叚也。禮記公肩假、古今人表作公肩瑕。左傳瑕嘉平戎於王。周禮注作叚嘉。皆同音叚借。
闕。
謂闕其形也。其從又可知。其餘則未解。故曰闕。古雅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