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ī     
注音:
部首:
总笔画:6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403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8017

五笔86:KTNN

仓颉:RON

规范编号:52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1507

CSS代码:\5403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eat; drink; suffer, endure, bea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撇 横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chī   ㄔˉ

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,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:~饭。~药。~斋。 消灭(多用于军事、棋奕):~掉敌人一个连。 吸:~烟。 感受:~惊。~紧。~一堑,长(zhǎng )一智。 挨:~官司。 承受,支持:~不消。 船身入水的深度:~水深浅。 被:~那厮砍了一刀。 说话结巴:口~。


eat; drink; suffer, endure, bear
essen (V)
bégaiement,balbutiement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chī

<动>
(1) (形声。从口,乞声。本义:口吃,结巴) 同本义 [stutter;stammer] 吃,言蹇难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昌为人吃。——《汉书·周昌传》 (2) 又如:吃子(口吃的人);吃吃(形容口吃或有话说不出口)



國語辭典

chī 

口中咀嚼食物后咽下。有时吸、饮液体也称为「吃」。 如:「吃饭」、「吃茶」、「吃药」。 吸入、吸收。 如:「吃烟」、「吃墨」。 下棋、玩牌时夺取对方的棋子或牌张。 如:「抽车吃炮」、「吃掉老K」。 吞没。 如:「这贪官不知吃了多少民脂民膏!」、「我的储蓄全给他吃了!」 沉入。用来说明船舶下沉于水面下程度的用语。 如:「这船吃水多深?」 担负。 如:「吃重」、「吃不住」、「吃不消」。 挨、受。 如:「吃惊」、「吃亏」、「吃官司」、「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」 理会、接纳。 如:「他软硬不吃!」、「谁吃这一套!」 耗费。 如:「吃力」。


ㄐㄧˊ

 

说话结巴、言语困难的样子。 如:「口吃」。 《说文解字·口部》:「吃,言蹇难也。」


ㄐㄧˊ

 

形容笑声。 汉·伶玄《赵飞燕外传》:「帝昏夜拥昭仪居七成帐,笑吃吃不止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6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3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居乙切,音訖。 《說文》言蹇難也。 《史記·韓非傳》非爲人口吃,不能道說,而善著書。 《前漢·周昌傳》爲人口吃。 《唐史·拾遺》焦遂口吃,對客不出一言,醉後輒酬答如注射,時人目爲酒吃。  又與喫同。 《新書·耳庳篇》越王之窮,至乎吃山草。  又《集韻》欺訖切,音乞。吃吃,笑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居乙切

言蹇難也。从口气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言蹇難也。从口。气聲。
居乙切。十五部。


谜语

"吃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这口气一定要出 (打一字)

  2. 【解释】 “气”字去掉“一”,余下“乞”,与“口”组合为“吃”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