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hòu     
注音:ㄏㄡˋ
部首:
总笔画:6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40E

字形分析:半包围结构

四角:72261

五笔86:RGKD

仓颉:HMR

规范编号:52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1518

CSS代码:\540E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queen, empress, sovereign; (simp. for 後) behind, rear, afte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撇 横 竖 折 横

基本解释


queen, empress, sovereign
Kaiserin (S)
arrière,descendant,descendance,génération future,reine,derrière,après,ensuit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hòu

<名>
(1) (会意。象人之形,施令以告四方,古之,从一口,发号者君后也。按从坐人,从口,与君同意。本义:君主,帝王) (2) 同本义 [sovereign] 后,继君体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班瑞于群后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 允王维后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时迈》 后王命冢宰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 昔我先世后稷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 皇皇后帝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 夏后 皋之墓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 又如:后王(君王;天子);后帝(天帝;上帝);后夷(上古有穷国的国君);后辟(君主;帝王) (3) 帝王的妻子 [empress;queen] 天子之妃曰后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 帝嫡妃曰皇后,帝母曰皇太后,帝祖母曰太皇太后。——《独断下》 又如:后族(皇后的亲族);后党(清末慈禧一派;皇后、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、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) (4) 古代指列国诸侯 [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] 肆觐东后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。郑玄注:“东后,东方之诸侯也。” (5) 古代对长官、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[high official] 赫赫明后,柔嘉维则。——汉· 李翕《西狭颂》 岂知吾后意,忧此毗陵最。—— 前蜀· 贯休《上孙使君》诗 (6) 指后土。对大地的尊称 [the earth] 王大封,则先告后土。——《周礼·大宗伯》 又如:后皇(后土与皇天);后缗(地神) (7) 姓。如:后缗(夏少康的母亲)

词性变化


  hòu  

<动>

〈动〉 (1) (会意。金文,从“彳”( chì),表示与走路有关,从“幺”( yāo,小),从“攵”( suī),是“足”的反写,有“行路迟缓”的意思)。 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幺者小也,小而行迟,后可知矣。”本义:迟到,走在后 (2) 同本义 [be(or come,arrive)late] 後,迟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非敢後也,马不进也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 子路从而後。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 兄弟之後生者。——《仪礼·有司後》 臣闻命後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八年》。注:“晚也。” 收气乃後。——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注:“後,不及时也。” 知古则可知後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长见》。注:“来也。” 又如:随后就来;落后;殿后(行军走在最后) (3) 承继 [inherit] 陷队之士知疾斗,不得斩首队五人,则陷队之士,人赐爵一级,死则一人后。——《商君书》


  hòu  

<形>

〈形〉 (1) 时间较迟或较晚。与“先”相对 [later;after] 君还而后退。——《仪礼·聘礼》 然后国之良士,亦将可得而众也。——《墨子·尚贤上》 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 以五戒先後刑罚。——《周礼·士师》 事至而後虑者谓之後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 后遂无问津者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后遂不复至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 花朝节后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其后为之者较少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 又如:后时(后来;以后);后次(下次;下回);后儿(后天);后番(下次;下回) (2) 后面,位置在后 [behind;back] 事成而後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谓位在下也。” 以後路与冕服。——《礼记·杂记》 近出前后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 后狼止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 恐前后受其敌。 转视积薪后。 以攻其后。 又如:后山(后面的山);后应(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);后廷(后宫);后户(后门);后言(背后的议论);后阁(在后面 的殿阁);先斩后奏




國語辭典

ㄏㄡˋ

hòu 

君王。 《詩經·商頌·玄鳥》:「商之先后,受命不殆,在武丁孫子。」 《左傳·僖公三 十二年》:「其南陵,夏后皋之墓也。」 諸侯。 《書經·舜典》:「班瑞于群后。」 唐·柳宗元〈封建論〉:「周有天下,裂土田而瓜分之,設五等,邦群后。」 君王的嫡妻。 如:「王后」、「皇后」。 《漢書·卷五·景帝紀》:「朕親耕,后親桑,以奉宗廟粢盛祭服,為天下先。」 清·陸次雲〈費宮人傳〉:「后自縊,袁貴妃亦自縊。帝拔劍刃嬪妃數人。」 姓。如春秋時齊國有孔子的弟子后處,漢代有后蒼。


ㄏㄡˋ

hòu 

時間上較晚的。與「先」、「前」相對。 《禮記·大學》:「知止而后有定。」 通「後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6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3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胡口切《韻會》很口切,𠀤音後。 《說文》繼體君也,象人之形。施令以告四方,故之从一,口。發號者,君后也。 《書·仲虺之誥》徯我后。 《易·泰卦》后以財成天地之道。 《禮·檀弓》夏后氏堲周。 《疏》夏言后者,白虎通云以揖讓受于君,故稱后。  又《禮·曲禮》天子有后。 《疏》后,後也。言其後于天子,亦以廣後胤也。 《白虎通》商以前皆曰妃,周始立后。正嫡曰王后,秦漢曰皇后,漢祖母稱太皇太后,母稱皇太后。  又諸侯亦稱后。 《書·舜典》班瑞于羣后。  又古者君稱臣亦曰后。 《書·舜典》汝后稷,播時百穀。 《疏》國語云:稷爲天官,單名爲稷,尊而君之,稱爲后稷。  又《畢命》三后協心。 《註》謂周公君𨻰畢公也。  又《書·武成》告于皇天后土。 《傳》后土,社也。 《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》土正曰后土。 《註》土爲羣物主,故稱后也。其祀句龍焉,在家則祀中霤,在野則爲社。 《正韻》后土,亦取厚載之義。  又姓。 《史記·仲尼弟子傳》后處字子里。 《前漢·儒林傳》后倉字近君。  又與後通。 《禮·曲禮》再拜稽首,而后對。  又《廣韻》胡遘切《集韻》下遘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茂切,𠀤音𠋫。義同。  又叶後五切,音戸。 《蔡邕·胡黃二公頌》允兹漢室,誕育二后。曰胡曰黃,方軌齊武。 《陸雲·漢高盛德頌》咸陽克殄,旣係秦后。峩峩阿房,乃淸帝宇。○按詩本音云:《周頌》宣哲維人,文武維后,燕及皇天,克昌厥後。后後俱音戸,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,故於《唐韻》正中歷引經集証之。然自《玉篇》以後,后在厚韻相沿已久,不得不以後五切爲叶音矣。 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胡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很口切,𠀤音厚。 《說文》遲也。从彳幺夂者,後也。 《徐鍇曰》幺,猶𦌾躓之也。 《玉篇》前後也。 《廣韻》先後也。 《詩·小雅》不自我先,不自我後。  又後嗣也。 《禮·哀公問》子也者,親之後也。 《書·蔡仲之命》垂憲乃後。 《左傳·桓二年》臧孫達其有後于魯乎。  又《集韻》亦姓。  又《韻會》然後,語辭。  又《廣韻》胡遘切《集韻》下遘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茂切,𠀤厚去聲。 《增韻》此後於人,不敢先而後之,先此而後彼之後也。 《老子·道德經》自後者,人先之。 《論語》事君敬其事,而後其食。  又《詩·大雅》予曰有先後。 《傳》相導前後曰先後。  又《廣雅》娣姒,先後也。 《前漢·郊祀志》神君者,長陵女子,以乳死,見神於先後宛若。 《註》兄弟妻相謂曰先後,古謂之娣。今關中俗呼爲先後,吳楚呼爲妯娌。  又叶後五切,胡上聲。 《揚雄·趙充國圖畫頌》在漢中興,充國作武。赳赳桓桓,亦紹厥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