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uán     yún     yùn     
注音:ㄩㄢˊ,ㄩㄣˊ,ㄩㄣˋ
部首:
总笔画:10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4E1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60806

五笔86:KMU

仓颉:RBUC

HTML代码:&#21729

CSS代码:\54E1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member; personnel, staff membe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yuán   ㄩㄢˊ

人,工作或學習的人:~工。教~。演~。動~。復~。司令~。 指團體組織中的人:成~。團~。黨~。會~。 周圍:幅~遼闊。 量詞,常用於武將:一~小將。


 

yún   ㄩㄣˊ

增加。 表示語氣。 古人名用字。


 

yùn   ㄩㄣˋ

姓。


member; personnel, staff member
Mitarbeiter, Beschäftigte, Mitglied (S)​,Person, die einer best. Beschäftigung nachgeht (S)
(indique une personne)​,employé,membre

详细解释

词性变化


  yún  

<助>

〈助〉 (1) 相當於“雲” 或、員、雲,有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詁一》 (2) 另見 yuán;yùn



基本词义


yún

<動>

〈動〉 增益 [increase] 員於爾輻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正月》 詞性變化


Yùn

<名>

〈名〉 (1) 姓 (2) 另見 yuán;yún



國語辭典

ㄩㄢˊ

yuán 

圓形。 《孟子·離婁上》:「規矩,方員之至也。」 《淮南子·原道》:「員者常轉,窾者主浮,自然之勢也。」 通「圓」。 周圍。 如:「幅員廣大」。 《詩經·商頌·玄鳥》:「景員維河,殷受命咸宜,百祿是何。」 人、物的數額。 《史記·卷七六·平原君虞卿傳》:「今少一人,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。」 《漢書·卷七六·尹翁歸傳》:「豪彊有論罪,輸掌畜官,使斫莝,責以員程,不得取代。」 唐·顏師古·注:「員,數也。計其人及日數為功程。」 從事某種職業的人。 如:「教員」、「服務員」、「公務員」。 團體中的一分子。 如:「黨員」、「會員」、「團員」。 量詞。計算人數的單位。 如:「一員武將」。 唐·韓愈〈江西觀察使韋公墓誌銘〉:「故事,使外國者,常賜州縣官十員,使以名上,以便其私,號私覿官。」 《三國演義·第一五回》:「原來那寨後放火的,乃是兩員健將。」


ㄩㄣˋ

yùn 

姓。如唐代有員半斤。


ㄩㄣˊ

yún 

增益。 《詩經·小雅·正月》:「無棄爾輔,員于爾輻。」


ㄩㄣˊ

yún 

人名用字。如春秋時楚國有伍員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0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7

《唐韻》王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于權切,𠀤音圓。 《說文》物數也。 《徐鉉曰》古以貝爲貨,故數之。  又《玉篇》官數。 《史記•平原君傳》願君卽以遂備員而行矣。 《前漢•尹翁歸傳》責以員程。 《註》師古曰:員,數也。  又《正韻》周也,幅員,亦作幅隕。 《詩•商頌》景員維河。 《傳》員,均也。與幅隕同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王分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于分切,𠀤音雲。 《廣韻》益也。 《詩•小雅》無棄爾輔,員于爾輻。 《傳》員,益也。  又地名。 《前漢•匈奴傳》前將軍出塞千二百余里,至烏員。  又通鄖。 《前漢•古今人表》員公辛。 《註》師古曰:員讀曰鄖。亦與云通。 《詩•鄭風》聊樂我員。 《釋文》員,本亦作云。 《商頌》景員維河。 《箋》員古文作云。 《釋文》員,毛音圓,鄭音云:二音皆可讀。  又《集韻》于倫切《韻會》爲贇切,𠀤音筠。 《集韻》人字。 《左傳•襄二十六年》行人子員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王問切《正韻》禹慍切,𠀤音運。 《廣韻》姓也,前涼錄有金城員敞,唐有棣州刺史員半千。 《韻會》伍員,人名,後人慕之,爲姓。○按《左傳•昭二十年》伍員,《釋文》本音云。楊愼曰:陸龜蒙詩,賴得伍員騷思少,誤讀平聲。此說非也。員字平去二音皆可讀。 《玉篇》《廣韻》作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六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王權切

物數也。从貝囗聲。凡員之屬皆从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