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niàn     
注音:ㄋㄧㄢˋ
部首:
总笔画:11

统一码:U+5538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8032

五笔86:KWYN

仓颉:ROIP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1816

CSS代码:\553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recite, read, chan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撇 点 点 折 点 折 点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niàn   ㄋㄧㄢˋ

同“念”。诵读。如:~书;~诗。


recite, read, chant
laut lesen, lesen, vorlesen (V)​,Nian (Eig, Fam)
Pleine conscience


國語辭典

ㄋㄧㄢˋ

niàn 

吟诵、诵读。 如:「念书」、「念经」、「念咒」。 《文明小史·第二八回》:「我天天念佛,又念救苦救难的高王观世音经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8

《唐韻》都見切《集韻》丁練切,𠀤音殿。 《說文》㕧也。詩曰:民之方唸㕧。○按《詩·小雅》今本作殿屎。詳前㕧字註。 《廣韻》亦作𠿍殿。 《集韻》或亦作𣣈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都念切,音店。義同。 《集韻》本作𣪍,同〈𣪫下心〉𣣈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都見切

㕧也。从口念聲。《詩》曰:“民之方唸㕧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唸吚、
逗。
呻也。
今本無唸者、淺人以爲複字而刪之。無呻者、淺人所改也。今依全書通例補正。
从口。念聲。
都見切。古音在七部。郭音坫。今切都見者、因詩作殿也。
詩曰。民之方唸吚。
大雅文。今作殿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