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hóu     
注音:ㄏㄡˊ
部首:
总笔画:12

统一码:U+5589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7084

五笔86:KWND

仓颉:RONK

规范编号:50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1897

CSS代码:\5589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hroat, gullet, larynx; guttural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撇 竖 折 横 撇 横 横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hóu   ㄏㄡˊ

颈的前部和气管相通的部分,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,内有声带,又是发音器官(通称“喉头”):~咙。~舌(❶泛指说话的器官;❷喻代言人,如“报纸是人民的~~”;❸喻险要的地方,如“居庸关乃扼守京城之~~”;❹古喻国家的重臣,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)。


throat, gullet, larynx; guttural
Gicht, Ventilbohrungskehle (S)​,Gurgel (S)​,Kehle, Kehlkopf (S)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hóu

<名>
(1) 喉头 [larynx;throat] 喉,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喉咽者,量肠之府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 断其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 (2) 又如:喉吻(喉头与嘴唇);喉头气 (因生气发怒而感到喉头憋闷);喉韵(饮茶后喉头产生的甘爽的回味) (3) 喻要害之地;交通要道 [strategic passage]。如:喉吭(犹咽喉。也喻交通要道);喉嗉(咽喉和食道。借指生命);喉衿(喻要害之地;也喻纲领,要领)



國語辭典

ㄏㄡˊ

hóu 

指咽头以下,气管以上的部分。由甲状软骨、会厌软骨、环状软骨等构成。为呼吸器官的一部分,内有声带,具发音功能。 也称为「喉头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9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胡鉤切,音侯。 《說文》咽也。 《左傳·文十一年》富父終甥摏其喉。  又《詩·大雅》出納王命,王之喉舌。 《傳》喉舌,冢宰也。  又《古音餘》喉載虞韻,音胡。 《集韻》或作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