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 折 横 竖 折 横 竖 竖 折 横 竖 折 横
<名>
(1) 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 [inheritor] 今又不礼于卫之嗣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。注:“新君也。” 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 及长当就国也。(王)立嗣子 融从 长请车骑。——《汉书·淳于长传》 (2) 又如:嗣子(帝王或诸侯的嫡子);嗣孙(承嗣的子孙);嗣体(承嗣之人);嗣适(承嗣的嫡子) (3) 后代 [progeny] 夫晋侯非嗣也,而得其位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 此君婆娑,政坐宦薄,著书未成,嗣息中绝。——明· 王世贞《与俞仲蔚书》 尝有壹男子,然无一日之命,至今无以讬嗣续,恨痛常在心目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与杨京光凭书》 (4) 又如:后嗣;嗣人(子孙);嗣胤(子孙后代);嗣息(子孙);嗣继(子孙);嗣续(子孙世代继承) (5) 姓
<形>
(1) 次,第二的 [second] 载燔载烈,以兴嗣岁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 (2) 又如:嗣岁(来年)
<副>
接着,随后 [later on]。如:嗣后(自此以后)
ㄙˋ
继续、承继。 如:「嗣位」、「嗣业」。 唐·韩愈〈河南府同官记〉:「嗣绍家烈,不违其先。」
ㄙˋ
后代子孙。 如:「后嗣」。 《书经·大禹谟》:「罚弗及嗣,赏延于世。」 唐·柳宗元〈封建论〉:「自天子至于里胥,其德在人者,死必求其嗣而奉之。」 接续职务的人。 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「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?」 姓。如汉代有嗣光宙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祥吏切,音飼。 《說文》諸侯嗣國也。从冊从口司聲。 《註》徐鍇曰:冊必於廟史,讀其𠕁,故从口。 《玉篇》嗣,續也,繼也。 《書·舜典》舜讓于德,弗嗣。 《大禹謨》罰弗及嗣。 又《詩·鄭風》縱我不往,子寧不嗣音。 《傳》嗣,習也。 《疏》學習音樂。 又姓。 《廣韻》風俗通云,衞嗣君後。 又叶音祚。 《前漢·敘傳》孝武六子,昭齊無嗣,燕刺謀逆,廣陵祝詛。 《註》師古曰,嗣合韻音祚。
切部: 祥吏切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