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àn     
注音:ㄊㄢˋ
部首:
总笔画:14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606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4085

五笔86:KAKW
五笔98:KAKG

仓颉:RTLO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2022

CSS代码:\5606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igh, admir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横 竖 竖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tàn   ㄊㄢˋ

见“叹”。


sigh, admire
säuseln


國語辭典

ㄊㄢˋ

tàn 

呼出长气,以发抒心中的忧闷感伤。 如:「哀叹」、「感叹」、「仰天长叹」、「叹息」。 《诗经·王风·中谷有蓷》:「有女仳离,嘅其叹矣!嘅其叹矣,遇人之艰难矣!」 称赞。 如:「叹为观止」。 《浮生六记·卷五·中山纪历》:「庆云见于西方,……观者莫不叹为奇瑞。」 通「叹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1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他案切《正韻》他晏切,𠀤音炭。 《說文》吞歎也。一曰太息也。與歎同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他干切《正韻》他丹切,𠀤音灘。義同。 《詩·王風》嘅其嘆矣,遇人之艱難矣。 《釋文》嘆,本亦作歎,吐丹反,協韻也。  又《大雅》而無永嘆。 《釋文》歎,他安反,字或作嘆。  又叶他絹切,音𤩴。 《曹植賦》入空室而獨倚,對牀幃而切歎。歎叶上見。  又叶他涓切,音天。 《曹大家·東征賦》陟封丘而踐路兮,慕京師而竊嘆。小人性之懷土兮,自書傳而有焉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他案切

吞歎也。从口,歎省聲。一曰太息也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吞歎也。
九經字㨾作吞聲也。非。按嘆歎二字今人通用。毛詩中㒳體錯出。依說文則義異。歎近於喜。嘆近於哀。故嘆訓吞歎。吞其歎而不能發。詳欠部。
从口。歎省聲。
他案切。十四部。
一曰大息也。
此別一義。與喟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