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ē     dēi     
注音:ㄉㄜ,ㄉㄟ
部首:
总笔画:14

统一码:U+561A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6041

五笔86:KTJF

仓颉:RHOI

规范编号:53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2042

CSS代码:\561A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撇 撇 竖 竖 折 横 横 横 横 竖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ㄉㄜˉ

象声词,形容马蹄踏地的声音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dēi   ㄉㄟˉ

〔~儿(dēir)〕赶驴、骡前进的吆喝声。

(onom.)​ son des pas de chevaux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<象>>
(1) 形容马蹄踏地的声音 [clattering sound of horsehoofs] 役马的鼻孔喷着白气,四蹄踏得铁硬的冻土嘚嘚山响。——《当代》 (2) 见“嘚啵” (3) 另见 dēi

词性变化


  dēi  

<<象>>

(1) (嘚儿)驱赶驴、骡等牲口前进的吆喝声 [a loud urge on an animal] (2) 另见 dē




國語辭典

ㄉㄜ

 

唠叼。参见「嘚啵 」条。


ㄉㄜ

 

形容马蹄踏地的声音。 如:「嘚!嘚!嘚!远方响起阵阵的马蹄声。」 赶驴、骡等牲口前进的吆喝声。 如:「王老头往驴屁股一挥鞭,叫道:『嘚──走!』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備考 】
【丑集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1

《字彙補》音得。出《釋典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