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 折 横 横 竖 横 点 折 横 竖 折 横 点 撇 横
<形>
亦作“嗄”。气逆。 [hoarse of voice] “嗄,气逆也。或作噎。”——《集韵•怪韵》
ㄧㄝ
食物塞住咽喉,气透不过来。 如:「因噎废食」、「慢点吃,别噎著了。」 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:「行迈靡靡,中心如噎。」 遮蔽、蔽塞。 《管子·度地》:「夏有大露,原烟噎下百草。」 《三国志·卷五八·吴书·陆逊传》:「城门噎不得关,敌乃自斫杀己民,然后得阖。」
《唐韻》烏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一結切,𠀤音咽。 《說文》飯窒也。 《廣韻》食塞。 《詩·王風》中心如噎。 《傳》噎,憂不能息。 《疏》噎者,咽喉蔽塞之名。 《後漢·禮儀志》鳩者,不噎之鳥也。 《廣韻》或作咽。 《集韻》或作䭇饐。 又《集韻》益悉切,音一。義同。或作䬥。 又壹計切,音翳。咽痛。 《揚子·方言》𤺊嗌,噎也。 《註》皆謂咽痛也,音翳。 又《類篇》乙界切,音噫。與嗄同,詳嗄字註。
切部: 烏結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王風。中心如噎毛曰。謂噎憂不能息也。噎憂雙聲。憂卽終日號而不嚘之嚘。氣逆也。今本毛傳譌脫。惟玉篇不誤。鄭風傳。憂不能息。憂亦讀爲嚘。欠部曰。欭、嚘也。欭嚘卽噎憂。劉氏台拱說。
烏結切。十二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