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pǐ     
注音:ㄆㄧˇ
部首:
总笔画:19

统一码:U+56AD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1669

五笔86:FKUK

仓颉:GRMFR

规范编号:56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2189

CSS代码:\56AD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mound, lump; stealthily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竖 折 横 点 撇 横 竖 折 横 横 撇 竖 点 竖 折 横



國語辭典

ㄆㄧˇ

 

人名用字。如春秋时吴国有伯嚭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9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6

《唐韻》匹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普鄙切,𠀤音秠。 《說文》大也。  又人名。 《左傳》吳太宰嚭。 《集韻》或作噽,亦作嚭。 《楚辭·九思》忌嚭專兮郢吳虛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五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匹鄙切

大也。从喜否聲。《春秋傳》:“吳有太宰嚭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大也。从喜。否聲。
按訓大則當从丕。集韵一作噽是也。匹鄙切。十五部。
春秋傳吳有大宰嚭。
見左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