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 折 横
ㄨㄟˊ
围绕。 《玉篇·囗部》:「囗,古围字。」 同「围 」。
ㄨㄟˊ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《玉篇》古文圍字。 《說文》回也,象回帀之形也。註詳九畫。 又《字彙》古文國字。 《商子·弱民篇》民弱囗强,囗强民弱,有道之囗,務在弱民。古國字皆作囗,蓋倉頡所制也。註詳八畫。 又《字彙》古作方圓之方。○按此說無考証,《正字通》駁之,是。 《唐韻》古或切《集韻》骨或切,𠀤觥入聲。 《說文》邦也。 《周禮·夏官·量人》掌建國之法,以分國爲九州。 又《冬官·考工記》匠人營國,旁三門,國中九經九緯,經涂九軌,左祖右社,面朝後市。 《禮·王制》五國以爲屬,十國以爲連,二十國以爲卒,二百一十國以爲州。 《孟子》大國,地方百里,次國,地方七十里,小國,地方五十里。 又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》山國用虎節,土國用人節,澤國用龍節。 《註》山國多山者,土國平地也,澤國多水者。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。 《左傳註》勝國者,絕其社稷,有其土地也。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。亦曰絕國。 《後漢·班超傳》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。 《又》遠處絕國。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。 《孟子》敵國不相征也。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。 《李陵·答蘇武書》聞子之歸位,不過典屬國。 《註》典,掌也。卽掌屬國之事者。 又城郭國,行國。 《宋程大昌備北邊對》漢西域諸國,有城郭國,有行國。城郭國,築城爲守者,行國不立城,以馬上爲國也。 又姓。 《姓苑》太公之後。齊有國氏,世爲上卿,宋有國卿。 又囯,《正字通》俗國字。囻,同國,民國期間俗字。 《唐韻》羽非切《集韻》于非切,𠀤音韋。 《說文》守也。 又繞也。 《易·繫辭》範圍天地而不過。 《註》周備也。範,如金之有模範。圍,匡郭也。 又《詩·商頌》帝命式于九圍。 《註》分天下爲九處,若規圍然。 又環也。 《周禮·夏官·環人註》環猶圍也,主圍賔客,任器爲之守衞。 又遮取禽獸。 《禮·曲禮》國君春田不圍澤。 《註》春育之時,不合圍盡收之也。 又《王制》天子不合圍。 《註》言不四面圍之也。 又環繞攻城。 《春秋·提要註》環其城邑曰圍。 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禬禮哀圍敗。 《註》謂其國見圍入,而國被禍敗也,喪失財物,則同盟之國會合財貨歸之,以更其所喪也。 又《韻會》五寸曰圍,一抱曰圍。 《莊子·人閒世》櫟,社樹,其大蔽牛,絜之百圍,散木也無所用,故壽。 又縣名。 《後漢·郡國志》圍縣,屬涼州武威郡。 又與韋通。 《前漢·成帝紀》大風拔木,十韋以上。 又與衞通。 《管子·地員篇》山藜葦芒,羣藥安聚,以圍羣殃。 《註》圍同衞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𠀤于貴切,音謂。繞也。
切部: 羽非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回、轉也。按圍繞、週圍、字當用此。圍行而囗廢矣。
帀、周也。羽非切。十五部。
"囗" 为谜底的谜语
站着有坐着无说话有写字无 (打一字)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