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uí     chuán     
注音:ㄔㄨㄢˊ,ㄔㄨㄟˊ
部首:
总笔画:12

统一码:U+570C

字形分析:全包围结构

四角:60227

五笔86:LMDJ

仓颉:WUMB

规范编号:55

五行属性:金

HTML代码:&#22284

CSS代码:\570C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fenc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竖 折 竖 横 撇 竖 折 竖 竖 横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chuí

<名>
(1) 圌山,山名 [Chui mountain]。在江苏镇江东 (2) 另见 chuán “篅”



國語辭典

ㄔㄨㄟˊ

chuí 

以竹或草编制而成,用以盛放谷粮的圆形器皿。 汉·刘熙《释名·释宫室》:「圌, 以草作之,团团然也。」 《抱朴子·外篇·守塉》:「稗粝旷于圌廪,薪爨废于庖厨。」 山名。位于大陆地区江苏省镇江县东北六十里,为江防要地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9

《唐韻》市緣切《集韻》淳沿切,𠀤音遄。與篅同。 《說文》判竹圜以盛穀也。 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𠀤是爲切,音垂。 《集韻》山名,在吳郡。○按今靖江有圌福二山,卽其地也。  又《正字通》竇圌山,在綿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