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横 撇 折 横 折
ㄓˇ
止。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「物乃坁伏,郁湮不育。」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諸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掌氏切,𠀤音紙。 《說文》箸也。 《正字通》坁本作坻。有平去二聲,兼隴坻,小渚,箸止三義。詳後坻字註。
切部: 諸氏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韵會作箸止也。箸直略切、者字之叚借也。行之旣久。乃不可變矣。凡言者者、別事䛐也。有所箸之䛐也。故凡言箸、皆者引申之義。左傳昭廿九年。物乃坁伏。鬱湮不育。杜注。坁、止也。此坁字見於經者。而開成石經譌作坻。其義迥異。楚金所見左傳故未誤。尋其所由。葢唐初已有誤坻者。故釋文曰。坁音旨。又音丁禮反。後一音則已譌爲坻。凡字切丁禮者、皆氐聲也。今版本釋文及左傳及廣韵四紙皆作坻。坻行而坁廢矣。
諸氏切。十六部。與十五部之坻異義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