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gù     
注音:ㄍㄨˋ
部首:
总笔画:11

统一码:U+580C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6100

五笔86:FLDG

仓颉:GWJR

规范编号:55

五行属性:土

HTML代码:&#22540

CSS代码:\580C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dam, dike; used in place name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竖 折 横 竖 竖 折 横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ㄍㄨˋ

土堡;土城:“筑~以居。” 堤,多用作地名:龙~(在中国江苏省)。黄~(在中国山东省)。 冢堆。


dam, dike; used in place names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名>
(1) 土堡 [earthen fort] 筑堌以居,世号刘堌。——《新唐书》 (2) 河堤。多用作地名 [dyke]。如:龙堌(在江苏);青堌集(在山东)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8

《正字通》公悟切,音固。地名。黃堌,在單縣,明萬曆丙申,黃堌河沒,由賈魯河故道出符離集等處,蓋元人所開也。  又堌𠣥,古冢也。 《山東考古錄》曹縣有冉堌,乃穰侯魏冉冢,今以爲仲弓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