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ìng     
注音:ㄐㄧㄥˋ
部首:
总笔画:14

统一码:U+5883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0112

五笔86:FUJQ

仓颉:GYTU

规范编号:51

五行属性:土

HTML代码:&#22659

CSS代码:\5883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boundary, frontier; area, region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折 横 横 撇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jìng   ㄐㄧㄥˋ

疆界,边界:~界。国~。入~。出~。边~。 地方,区域,处所:无人之~。佳~。环~。身临其~。 状况,地步:~况。顺~。逆~。困~。事过~迁。~遇。意~。


boundary, frontier; area, region
Befinden, Bedingung, Kondition (S)​,Rand, Grenze, Begrenzung (S)​,Lage, Sachlage
frontière,limite,territoire,région,position,situation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jìng

<名>
(1) (形声。从土,竟声。本义:边境,国境) (2) 同本义 [boundary] 境,疆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 至齐境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赞能》 (3) 字本作“竟” 亡不越竟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 边竟有人焉。——《庄子·天道》 其竟关之政尽察。——《荀子·富国》 与燕王会境上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廉颇送至境。 屯于境上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起视四境。——宋· 苏洵《权书·六国论》 (4) 又如:出境(离开国境);入境(进入国境);境宇(国境,疆土);境人(境内之人;本地人);境头(结果;亦作“景头”。神佛点化人制造的幻境);境土(疆域;领地);境会(在边界上聚会) (5) 境况 [circumstance]。如:境物(四周的环境与景物);家境(家庭的经济状况);境象(景象;情境) (6) 居所,地方 [place] 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——晋· 陶潜《饮酒诗》 士大夫出其境。——《明史》 (7) 地步,境界 [condition; state; extent reached]。如:处境(所处的境地);困境(困难的处境);佳境(美好的境界) (8) 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 [condition]。如:尘境;色境;法境等;境头(所谓前身的情景。多指神佛点化的梦兆) (9) 景象,景物 [lanscape] 槛外诸境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

國語辭典

ㄐㄧㄥˋ

jìng 

疆界。 如:「边境」、「国境」。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「臣始至于境,问国之大禁,然后敢入。」 唐·韩愈〈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〉:「四境之内,竟岁无一事。」 地方、区域。 如:「仙境」、「胜境」。 晋·陶渊明〈饮酒诗〉二○首之五:「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」 情况、光景。 如:「顺境」、「逆境」、「家境」。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「顾长康啖甘蔗,先食尾。问所以,云:『渐至佳境。』」 宋·陆游〈怀昔〉诗:「岂知堕老境,槁木蒙霜菅。」 程度、地步。 如:「学无止境」、「已臻化境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1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居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舉影切,𠀤音景。 《說文》疆也。一曰竟也,疆土至此而竟也。 《魯語》外臣之言不越境。 《史記·諸侯王表》諸侯比境。 《註》地相接次也。 《前漢·地理志》開地斥境。 通作竟。



谜语

"境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儿童有活动场地 (打一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