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hàn     
注音:ㄕㄢˋ
部首:
总笔画:15

统一码:U+58A0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6156

五笔86:FKKF

仓颉:GRRJ

规范编号:55

五行属性:金

HTML代码:&#22688

CSS代码:\58A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mooth, hard spot made level for sacrificial alta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竖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shàn

<名>
〈名〉 (1) 经过整治的郊野平地 [field] 东门之墠墠,茹墠在阪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东门之墠》 (2) 通“坛”( tán)。祭坛,在平地上筑的高台 其广增诸祀墠场墠币。——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 (3) [yard for sacrifice] 是故王立七庙、一坛、一墠。——《礼记》



國語辭典

ㄕㄢˋ

shàn 

祭祀的场地。 《礼记·祭法》:「是故王立七庙,一坛一墠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5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2

《廣韻》常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上演切,𠀤音善。 《說文》野土也。一曰除地祭處,築土爲壇,除地爲墠。 《書·金縢》爲三壇同墠。 《禮·祭法》王立七廟,一壇一墠。  又爲祧,有二去祧,爲壇去壇,爲墠去墠曰鬼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時戰切,音膳。義同。  又《集韻》他干切,音灘。寬也。  又叶虞遠切,音阮。 《詩·鄭風》東門之墠,茹藘在阪。其室則邇,其人甚遠。  又與壇通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三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常衍切

野土也。从土單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野土也。
野者、郊外也。野土者、於野治地除艸。鄭風。東門之壇。壇卽墠字。傳曰。除地町町者。町町、平意。左傳。楚公子圍逆女於鄭。鄭人請墠聽命。楚人曰。若野賜之。是委君況於草莽也。可見墠必在野也。鄭子產草舍不爲壇。壇卽墠字。可見墠必除草也。周書。爲三壇同墠。此壇高、墠下之證也。祭法。王立七廟。二祧。一壇一墠。注曰。封土曰壇。除地曰墠。此壇、墠之別也。築土曰封。除地曰禪。凡言封禪、亦是壇墠而已。經典多用壇爲墠。古音略同也。
从土。單聲。
常衍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