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ūn     zūn     dūn     
注音:ㄗㄨㄣ,ㄉㄨㄣ
部首:
总笔画:15

统一码:U+58AB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8146

五笔86:FUSF

仓颉:GTWI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2699

CSS代码:\58AB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cup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点 撇 横 竖 折 撇 折 横 横 横 竖 点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cūn

<动>
同“蹲”。跳舞 [dance] 墫,舞也。《诗》曰:“墫墫舞我。”——《说文》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5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2

《正字通》與樽同。按通雅曰:說文墫从士,乃許氏臆說。自監本爾雅,王氏詩考,𨻰氏九經考異𠀤从土。唐宋人有用墫墫者,細推墫亦樽之譌,从土無謂,況从士乎。據通雅則字彙註从土,與从士不同,失考正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慈損切

舞也。从士尊聲。《詩》曰:“墫墫舞我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士舞也。
各本無士。依詩、爾雅音義補。周禮。大胥、以學士合舞。小胥、巡學士舞列。故其字从士。也當爲皃。毛傳。墫墫、舞皃。古書也皃二字多互譌。
从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