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 横 撇 点
<形>
(1) 茂盛 [luxuriant] 厥草惟夭,厥木惟乔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 (2) 又如:夭秀(秀丽);夭桃秾李(茂盛艳丽的桃花、李花) (3) 幼嫩;矫好 [young;be delicate and charming;tender and beautiful] 夭之沃沃,乐子之无知。——《诗·桧风·隰有苌楚》 (4) 又如:夭年(盛年);夭夭一对(好端端一对);夭娇(夭矫);夭夭折折(弯弯曲曲);夭绍(轻盈多姿的样子;曲折的样子);夭妍(美丽妩媚);夭桃(喻少女容颜美丽);夭秾(指美貌的女子);夭夭灼灼(形容茂盛而艳丽鲜明的样子);夭娜(婀娜。轻盈艳丽的样子);夭丽(娇艳美丽);夭饶(夭娆,娇艳美好);夭娆(娇艳妩媚);夭冶(艳丽) (5) 通“杳”( yǎo)。昏暗 [gloomy] 色夭不泽,谓之难已。——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《定声》:“夭,借为杳。” 五藏已败,其色必夭,夭必死矣。——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 (6) 另见 ǎo
<动>
(1) 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头部屈曲的样子。本义:屈,摧折) 同本义 [break] 夭,屈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从大而屈其首,指事,申者,腰之直,夭者头之曲。 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——《论语》 毋伐木,毋夭英,毋附竿。——《管子·禁藏》 (2) 又如:夭英(折断幼苗)
ㄧㄠ
稚嫩的动植物。 《诗经·桧风·隰有苌楚》:「隰有苌楚,猗傩其枝。夭之沃沃,乐子之无知。」 《国语·鲁语上》:「且夫山不槎蘖,泽不伐夭。」 灾祸。 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「民今之无禄,天夭是椓。」 《后汉书·卷六○下·蔡邕传》:「速速方毂,夭夭是加。」
ㄧㄠ
茂盛的样子。 《书经·禹贡》:「厥草惟夭,厥木惟乔。」 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「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」
ㄠˇ
幼嫩的动、植物。 《集韵·上声·皓韵》:「夭,少长曰夭。」 《国语·鲁语上》:「且夫山不槎蘖,泽不伐夭。」 三国吴·韦昭·注:「屮木未成曰夭。」 《汉书·卷二二·礼乐志》:「众庶熙熙,施及夭胎。」 唐·颜师古·注:「少长曰夭,在孕曰胎。」
ㄧㄠˇ
屈抑不伸。 《汉书·卷二七·五行志下之上》:「德不试,空言禄,兹谓主窳臣夭,蒙 起而白。」
ㄧㄠˇ
少壮而死。 如:「夭折」。 《书经·高宗肜日》:「降年有永有不永,非天夭民,民中 绝命。」 《文选·束晳·补亡诗》:「人无道夭,物极则长。」 摧残。 《管子·禁藏》:「毋伐木,毋夭英,毋附竿。」 唐·张昌龄〈对高洁之士策〉:「山林不夭,风云以之通气。」
《廣韻》於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喬切《正韻》伊堯切,𠀤音妖。色愉貌。 《論語》夭夭如也。 又草盛貌。 《書·禹貢》厥草惟夭。 又少好貌。 《詩·周南》桃之夭夭。 又災也。 《詩·小雅》天天是椓。 又閎夭,人名。文王四友之一,武十亂之一。 又栢夭,馬名,見《列子》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烏皓切,音襖。未壯也。 《禮·月令》孟春毋殺胎夭。 《王制》不殺胎,不殀夭。 《註》未生者曰胎,方生者曰夭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兆切《正韻》伊鳥切。𠀤同𣧕。 《說文》屈也。 《徐曰》夭矯其頭頸也。一曰短折也。 《博雅》不盡天年謂之夭。 又《集韻》烏酷切,音沃。 《山海經》軒轅國有諸夭之野。 又苦緺切,音歪。 《白樂天詩》錢塘蘇小小,人道最夭斜。 《自註》夭音歪,收入九佳。 又叶於糾切,音黝。 《韓愈·韋夫人墓銘》歸逢其良,夫夫婦婦。獨不與年,而卒以夭。婦音阜。 《歐陽修·蔡君山墓銘》退之有言,死孰爲夭。子墓予銘,其傳不朽。 別作芺叐关。
切部: 於兆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象首夭屈之形也。隰有萇楚得曰。夭、少也。桃夭傳曰。夭夭、桃之少壯也。凱風傳曰。夭夭、盛皃也。月令注曰。少長曰夭。此皆謂物初長可觀也。物初長者尙屈而未申。叚令不成遂、則終於夭而已矣。故左傳、國語注曰。短折曰夭。國語注又曰。不終曰夭。又曰。夭折也。孟康注五行志曰。用人不以次弟爲夭。皆其引申之義也。論語。子之燕居。申申如也。夭夭如也。上句謂其申。下句謂其屈。不屈不申之閒、其斯爲聖人之容乎。於兆切。二部。按亦於喬切。古平上無異義。後人乃別之。
"夭" 为谜底的谜语
少小离家老大回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“少”字上边的“斜字走了,“大”回(也就是把“少”换成“大”)当然变成“夭”了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