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ìn     
注音:ㄐㄧㄣˋ
部首:
总笔画:7

统一码:U+5997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8427

五笔86:VWYN

仓颉:VOIN

规范编号:51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2935

CSS代码:\5997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wife of mother's brothe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撇 横 撇 点 点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jìn   ㄐㄧㄣˋ

舅母。 妻兄、妻弟的妻子:大~子。小~子。


wife of mother's brother
Tante (S)
tante,belle-soeu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jìn

<名>
(1) 舅母。舅父的妻子 [aunt] 儿少受舅妗抚育,尚无寸报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公孙九娘》 (2) 又如:舅妗;妗娘(妗子,舅母);妗妗(妗子,舅母);妗奶奶(对父辈舅母的称呼);妗婆(父亲或母亲的舅母,即舅婆) (3) 妻兄妻弟的妻子 [wife of wife’s brother]。如:大妗子;小妗子



國語辭典

ㄐㄧㄣˋ

jìn 

称谓。用以尊称舅母。《集韵·去声·沁韵》:「妗,俗谓舅母曰妗。」。 《聊斋志异·卷一·贾儿》:「妗诘母疾,答云:『连朝稍可……。』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7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4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處占切,音襜。𡝫妗,善笑貌。  又《集韻》馨兼切,音薟。義同。  又《廣韻》許兼切《集韻》虛咸切,𠀤音欦。美也。一曰女輕薄貌。  又《集韻》巨禁切,音𦧈。俗謂舅母曰妗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火占切
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?妗也。
㬪韵字。
从女。今聲。
火占切。七部。
一曰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