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折 撇 横 点 折 横 横 折 撇 点
ㄋㄧㄤˊ
少女。 如:「姑娘」。 《玉篇·女部》:「娘,少女之号。」 《乐府诗集·卷四四·清商曲辞一·晋宋齐辞·子夜歌四二首之六》:「见娘善容媚,愿得结金兰。」 称谓。称母亲。 如:「爹娘」。 《水浒传·第四二回》:「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,如何养得我娘快乐?」 通「娘」。 妻子。 如:「娘子」、「老板娘」。 《警世通言·卷一三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》:「我教押司娘嫁这小孙押司,是肯也不?」 对长辈或已婚妇女的通称。 如:「大娘」、「婆娘」、「姨娘」。 唐·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「长安有媒鲍十一娘者,故薛驸马家青衣也。」 奴仆对主母的敬称。 《金瓶梅·第二三回》:「娘是小的一个主儿,娘不高抬贵手,小的一时儿存站不的。」 骂人的话。有叹息或怨恨的意味。 元·石君宝《紫云庭·第二折》:「俺两处各心碎,是有遭间阻的也不似俺不吉利,兀的是甚末娘别离!」 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·第一折》:「这百姓每刁泼,拏那金锤来打他娘!」
《唐韻》女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尼良切。𠀤同孃。少女之號。 《唐書·平陽公主傳》高祖女,柴紹妻。高祖起兵,主與紹得數百人以應帝,定京師,號娘子軍。 又馬頭娘,蜀女,化爲蠶。見《圖經》。 又雪衣娘,鸚鵡名,見《開元遺事》。 又雪面娘,馬名。 《李肇國史補》八百哥,雪面娘,窣地嬌,銜蟬奴,皆魏王繼笈馬名。 又紅姑娘,野果名,見《徐一夔·元故宮記》。 又嫵媚娘,唐樂府曲名。 又通作孃。後世稱母后曰孃孃。 《蘇軾·龍川雜志》仁宗謂劉氏爲大孃孃,楊氏爲小孃孃。 又俗稱父曰爺,母曰娘。亦作耶孃。 《古樂府》不聞耶孃喚女聲,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。 《杜甫·兵車行》耶孃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咸陽橋。
"娘" 为谜底的谜语
品德优良的女子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女+良=娘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