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bì     
注音:ㄅㄧˋ
部首:
总笔画:11

统一码:U+5A62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6440

五笔86:VRTF

仓颉:VHHJ

规范编号:53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3138

CSS代码:\5A62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ervant girl; your servan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撇 横 撇 竖 折 横 横 撇 横 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ㄅㄧˋ

被役使的女子:奴~。~女。奴颜~膝。


servant girl; your servant
jeune servante ou esclav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名>
(1) (形声。从女,卑声。本义:旧社会里被迫受剥削阶级役使的女子) (2) 古代罪人的眷属没入宫为婢,后通称受役使的女子 [slave girl;servant-girl] 婢,女之卑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使婢子侍执巾栉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。注:“婢子,妇人之卑称也。” 使吾二婢子夹我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:“妾也。” 父母有婢子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:“所通贱人之子。” 先大母婢也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为婢仆所惑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(3) 又如:婢婿(与婢女私通的人);婢妾(妾与使女) (4) 古代妇女的谦称 [servant-girl;humble girl] 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婢之言卑也。”



國語辭典

ㄅㄧˋ

 

古代罪犯妻女没入官家为奴,称为「婢」。 如:「官婢」。 《周礼·秋官·司厉》:「其奴,男子入于罪隶,女子入于舂槁。」 汉·郑玄·注:「今之为奴婢,古之罪人也。」 旧称供使唤的丫头。 如:「婢女」。 宋·范成大〈清远店〉诗:「屠婢杀奴官不问,大书黥面罚犹轻。」 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。 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「寡君之使婢子,侍执巾栉。」 晋·杜预·注:「婢子,妇人之卑称也。」


ㄅㄟˋ

​bèi 

(一)​之又音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丑集】
【丑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8

《廣韻》便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部弭切,𠀤音庳。 《說文》女之𤰞者。 《禮·曲禮》自世婦以下皆稱曰婢子。  又夫人負罪而有所請,亦曰婢子。 《左傳·僖十五年》𥠇姬曰:晉君朝以入,則婢子夕以死。  又《二十二年》羸氏對太子圉曰:寡君使婢子侍執巾櫛。  又有罪而沒入于官曰官婢。 《前漢·𠛬法志》太倉令淳于公罪當𠛬,小女緹縈上書,願沒入爲官婢,以贖父。  又小魚曰魚婢,見《爾雅·釋魚》。  又金鳳花,別名菊婢,見《草木譜》。  又婢曰上淸。 《司馬光·考異》引柳珵上淸傳,竇參知敗,屬上淸,定爲宮婢。一曰上淸或婢本名。 《正字通》當時通稱婢爲上淸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便俾切

女之卑者也。从女从卑,卑亦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女之卑者也。
內則。父母有婢子。鄭曰。所通賤人之子。是婢爲賤人也。有曲禮自世婦以下、自偁曰婢子。左傳秦穆姬言晉君朝以入、則婢子夕以死。是貴者以婢子自謙。婢亦稱婢子、與內則婢子不同也。鄭注曲禮曰。婢之言卑也。
从女卑。
會意。
卑亦聲。
據韵會、小徐無此三字。便俾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