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折 竖 横
<名>
戟。古代的一种兵器 [trident] 楚武王荆尸,授师孑焉,以伐 随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四年》。 杜预注:“尸,陈也。 荆亦 楚也,更为 楚陈兵之法。 扬雄《方言》:‘孑者,戟也。’”
ㄐㄧㄝˊ
单独的。 《文选·陆机·辩亡论》:「蓬笼之战,孑轮不反。」
ㄐㄧㄝˊ
孤独的。 如:「孑然一身」。 《晋书·卷八八·李密传》:「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」
ㄐㄧㄝˊ
遗留、剩余。 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「周余黎民,靡有孑遗。」
ㄐㄧㄝˊ
姓。如明代有孑金。
《廣韻》居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吉列切《正韻》古屑切,𠀤音結。 《說文》人無右臂形。 《玉篇》單也,餘也,後也,短也。 《集韻》健也。 《詩·大雅》靡有孑遺。言周之民無復有遺者。 又孑孑,特出貌。 《詩·鄘風》孑孑干旌。 又戟也。 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司戈盾註》戈有旁出者爲句孑。 《左傳·莊四年》楚武王荆尸,授師孑焉以伐隨。 《揚子·方言》凡戟而無刅謂之孑。俗作𨥂。 又孑孒,水中赤蟲。游水際,遇人則沈。俗呼沙蟲。一名蜎蠉。 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孑孒爲蟁。 《註》倒跂蟲也,化爲蟁。蟁卽蚊也。 又姓。見《奇姓通》。 又《集韻》激質切,音吉。義同。
切部: 居桀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引申之、凡特立爲孑。詩曰。孑孑干旄。又曰。靡有孑遺。方言曰。?而無刃、秦晉之閒謂之釨。釨卽孑字。左傳正作孑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