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ūn     xùn     
注音:ㄙㄨㄣ,ㄒㄩㄣˋ
部首:
总笔画:10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B6B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12493

五笔86:BTXI

仓颉:NDHVF

HTML代码:&#23403

CSS代码:\5B6B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grandchild, descendent; surnam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竖 横 撇 折 折 点 竖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sūn   ㄙㄨㄣˉ

兒子的兒子:~子。~女。 跟孫子同輩的親屬:外~。侄~(侄兒的子女)。 孫子以後的各代:曾(zēng )~(孫子的子女)。玄~(曾孫的子女)。子~(兒子和孫子,泛指後代)。王~(貴族的子孫後代)。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:~竹(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)。 姓。


 

xùn   ㄒㄩㄣˋ

同「遜」。


grandchild, descendent; surname
Sūn, (Familienname)​ ,Enkel (S)​,Sun (Eig, Fam)
petit-fils,petits-enfants


國語辭典

ㄙㄨㄣ

sūn 

稱謂:➊ ​ 用以稱兒子的子女。如:「祖孫」。唐·杜甫〈石壕吏〉詩:「室中更無人,惟有乳下孫。」《紅樓夢·第二回》:「只眼前現有二子一孫。」➋ ​ 用以稱同姓自孫子以下的後代。如:「曾孫」、「玄孫」。➌ ​ 用以稱與孫同輩的親族。如:「外孫」、「姪孫」、「姨孫」。 再生或孳生的植物。 如:「稻孫」。 宋·蘇軾〈擷菜〉詩:「秋來霜露滿東園,蘆菔生兒芥有孫。」 姓。如春秋時齊國有孫武。


ㄙㄨㄣ

sūn 

小。參見「孫絡 」條。


ㄙㄨㄣˋ

​sùn 

(二)​之又音。


ㄒㄩㄣˋ

xùn 

謙卑、恭順。 《禮記·緇衣》:「民有孫心。」 《論語·陽貨》:「近之則不孫,遠之則怨。」


ㄒㄩㄣˋ

xùn 

遁逃、流亡。 《春秋·莊公元年》:「夫人孫于齊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0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7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思䰟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昆切,𠀤音飱。 《說文》子之子也。从子从系。系,續也,言順續先祖之後也。 《爾雅·釋親》子之子爲孫,孫之子爲曾孫。 《朱子曰》曾,重也,自曾孫以至於無窮,皆得稱之也。  又凡臨祭祀,內事曰孝孫,外事曰曾孫。 《詩·小雅》神保是饗,孝孫有慶。 《書·武成》告於皇天后土,所過名山大川,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。  又物再生亦曰孫。 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孫竹之管。 《註》竹枝根之末生者。  又《番禺志》稻再生曰稻孫。  又織女曰天孫。 《前漢·天文志》織女,天帝孫也。  又《博物志》岱嶽亦名天孫。  又靑海旁馬多龍種,曰龍孫。  又矢名。 《晉語》申孫之矢。  又烏孫,西戎國名。  又姓。  又公孫,長孫,王孫,俱複姓。 《廣韻》衞公子,惠孫曾耳之後,因氏焉。  又《集韻》蘇困切,音巽。與遜同。 《論語》孫以出之。 《禮·學記》入學鼓篋,孫其業也。 《註》猶恭順也。  又遁也。 《春秋·莊元年》三月,夫人孫于齊。 《閔二年》九月,夫人姜氏孫于邾。  又叶荀緣切,音宣。 《趙壹窮鳥賦》天乎祚賢,歸賢永年。且公且侯,子子孫孫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思魂切

子之子曰孫。从子从系。系,續也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子之子曰孫。
爾雅釋親文也。子卑於父。孫更卑焉。故引申之義爲孫順、爲孫遁。字本皆作孫。經傳中作遜者皆非古也。至部?下解曰。从至。至而復孫。孫、遁也。字作孫不作遜。此許書無遜之證。春秋經。夫人孫于齊。公孫于齊。公羊傳曰。孫猶孫也。內諱奔謂之孫。穀梁傳曰。孫之爲言猶孫也。諱奔也。云猶孫者、謂如孫之退然自處於眇小。詩公孫碩膚箋云。孫讀當如公孫于齊之孫。孫之言孫遁也。周公孫遁。辟此成功之大美。書序。帝堯將孫于位。亦謂遜遁。此等字今皆俗改爲遜。絕非古字古義。惟孫順字唐書作愻。見心部。而俗亦以遜爲之。
从系子。
系於子也。會意。思䰟切。十三部。
系、
逗。
續也。
釋孫从系之意。系部曰。?者、續也。系猶?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