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折 横 撇 横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点
<动>
(1) “慰”的本字。安慰 [comfort] 所过并使劳尉。——《后汉书·王丹传》 所以尉荐走卒。——《汉书·胡建传》 又如:尉安(安抚);尉承(安尉侍奉);尉悦(欣慰);慰纳(安抚结纳);尉劳(慰劳);尉解(安慰宽解);尉荐(慰藉);尉藉(慰劳,抚慰) (2) 另见 yù
ㄨㄟˋ
古代典獄及捕盜等官職多稱為「尉」。 如:「廷尉」、「縣尉」。 現今軍階的名稱,在士官之上,校官之下。 如:「上尉」、「中尉」、「少尉」。
ㄨㄟˋ
安慰、安撫。 《漢書·卷五二·韓安國傳》:「恢所部擊,猶頗可得,以尉士大夫心。」 《資治通鑑·卷九九·晉紀二十一·穆帝永和八年》:「謝尚不能撫尉張遇,遇怒,據許昌叛。」 通「慰」。
ㄩˋ
姓。如春秋時鄭國有尉止。
《廣韻》於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紆胃切,𠀤音畏。 《說文》从上按其下也。从𡰥从火,从又持火,所以㷉繒也。隸作尉。 《廣韻》𠋫也,安也。 又官名。 《黃震曰》尉,古司𡨥官,至秦漢改今名。義取除姦,安良民也。 《後漢·光武紀》廷尉,秦官,聽獄必質於朝廷,故曰廷尉。尉,平也。 《史記·張釋之傳》今旣下廷尉,廷尉,天下之平也。 又《百官志》太尉,秦官,掌軍事。 《應劭曰》自上按下曰尉,武官悉以爲稱。 又縣尉。 《漢官儀》大縣兩尉,長安四尉,分左右部。五代時,尉皆軍校爲之,建隆閒詔諸縣,置尉一員,在主簿下。 又姓。鄭大夫尉止。 又尉遲,複姓。 又《集韻》於勿切,音鬱。 《風俗通》火斗曰㷉。 《韻會》說文,持火所以申繒,音畏。今俗又加火作熨,音鬱。 《正字通》尉本作𤈫,或書作㷉。俗从小作尉。慰安之慰亦借㷉。申繒用火,从小者,从火之譌。㷉斗作熨,非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