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ě     chǐ     
注音:ㄔˇ,ㄔㄜˇ
部首:
总笔画:4

统一码:U+5C3A

字形分析:独体结构

四角:77807

五笔86:NYI

仓颉:SO

规范编号:49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3610

CSS代码:\5C3A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Chinese measure approx. 'foot'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横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chǐ   ㄔˇ

中国市制长度单位(亦称“市尺”。一尺等于十寸。西汉时一尺等于0.231米,今三尺等于一米):~素(a.一尺长的白绢,借指小画幅;b.书信)。~短寸长。~牍。 量长度的器具:竹~。 像尺的东西:铁~。仿~。戒~。 形容微少或短小:~布。咫~天涯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chě   ㄔㄜˇ

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2”。

Chinese measure approx. 'foot'
Che (die vierte der fünf Musiknoten)​ (Eig, Mus)​,Lineal (S, Math)​,Chi, chin. Fuß ( Längenmaß: 1,3 Meter )​ (S)​,Lineal, Zollstock (S)​,linealförmiges Gerät (S)
(un des caractères utilisés pour représenter une note de musique dans la notation gongche)​,pied,0,3561 m,règl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chě

<名>
(1)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2”,如“工尺” [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 ,corresponding to 2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] (2) 另见 chǐ

词性变化


  chǐ  

<形>

(1) 喻短小或狭小的 [tiny] 尺泽之蜺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对楚五问》 (2) 又如:尺土(形容极为狭小的土地);尺地(极少的土地);尺铁(短小的铁制武器) (3) 另见 chě



基本词义


chǐ

<名>

(1) (指事。小篆,从尸,从乙。“尸”象人卧的形象。“乙”是个标识,周制寸、咫、尺、仞、寻、常诸度,皆以人之体为法。本义:十寸) (2) 同本义,量词。长度单位 [chi, a unit of length (3chi=1 meter)] 尺,十寸也。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。十寸为尺,所以指斥规榘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(3) 按,古代长度单位。各代制度不一。如:尺一(尺一板、尺一书、尺一牍、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。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,故称天子的诏书为“尺一”。“尺一”又指书信) (4) [chi pulse]。中医诊脉部位之一。手掌后桡骨高处下为寸;寸下一指处为关;关下一指处为尺。如:尺中(尺脉) (5) 尺子,量长度的器具 [ruler;rule]。如:平行尺;折尺;滑尺 (6) 喻法度或标准 [laws and institutions]。如:尺墨(法规,法制) (7) 像尺一样的条状物 [ruler-like things]。如:镇尺;戒尺;尺简(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);尺疏(奏章) (8) 信件,信札 [letters]。如:尺书(书,信;书籍);尺素(短笺,书信)



國語辭典

ㄔˇ

chǐ 

量词。计算长度的单位。一公尺等于一百公分;一台尺约三十公分;一市尺等于零点三三三公尺。 量长短的器具。 如:「皮尺」、「铁尺」。 像尺的条状物。 如:「镇尺」、「戒尺」。


ㄔˇ

chǐ 

微小的。 如:「尺寸之功」。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「尺地莫非其有也,一民莫非其臣也。」


ㄔㄜˇ

chě 

参见「[[工尺]]」条。


ㄔˊ

chí 

参见「尺寸」(二)​条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4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昌石切,音赤。 《說文》十寸也。人手郤十分動衇爲寸口,十寸爲尺,規矩事也。从尸从乙。乙所識也。周制:寸尺咫尋常仞,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。 《家語》布指知尺,舒肱知尋。 《前漢·律歷志》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,一黍爲分,十分爲寸,十寸爲尺。 《蔡邕·獨斷》夏十寸爲尺,殷九寸爲尺,周八寸爲尺。 《周禮·司市》疏置丈尺於絹布之肆。  又大尺曰施。 《管子·地員篇》其施五尺。 《註》施音遺,大尺之名。  又《小爾雅》五尺謂之墨。 《周語》不過墨丈尋常之閒。 《註》五尺爲墨,倍墨爲丈。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宮室,其名爲墨,則墨者工師之五尺也。  又《唐輦下歲時記》二月朔日爲中和節,賜大臣戚里尺,謂之裁度民閒。  又法三尺,謂以三尺竹𥳑書寫法律,故俗謂舞文爲弁髦三尺。今以三尺爲𠛬具,非也。  又叶昌約切,音綽。 《詩·魯頌》是尋是尺。叶下作若。 《韻會》通作赤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八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昌石切

十寸也。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。十寸爲尺。尺,所以指尺䂓榘事也。从尸从乙。乙,所識也。周制,寸、尺、咫、尋、常、仞諸度量,皆以人之體爲法。凡尺之屬皆从尺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十寸也。
寸、十分也。禾部曰。十髮爲程。一程爲分。十分爲寸。又曰。律數十二。十二禾秒而當一分。十分而寸。漢志曰。九十分黃鍾之長。一爲一分。十分爲寸。十寸爲尺。十尺爲丈。十丈爲引。而五度審矣。
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。
寸部下亦曰。人手卻一寸。動


谜语

"尺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尽力去办 (打一汉字)

  2. 【解释】 尽字去掉两点是尺。


  3. 尽可能再节省点 (打一字)

  4. 【解释】 “再”为“又一次,2次”,“尽”节省点两次为“尺”。本字意思:尺是一种长度单位,中国叫“市尺”(现代三尺等于一米),英国有“英尺”。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。


  5. 缺口被人堵上 (打一字)

  6. 尽是缺点 (打一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