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ù     
注音:ㄐㄩˋ
部首:
总笔画:17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C68

字形分析:半包围结构

四角:77244

五笔86:NTKV
五笔98:NTLV

仓颉:SHOV

HTML代码:&#23656

CSS代码:\5C6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traw sandals; tread on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横 撇 撇 撇 竖 竖 折 横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撇 横



國語辭典

ㄐㄩˋ

 

鞋子。 《說文解字·履部》:「屨,履也。」 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「郤克傷於矢,流血及屨,未絕鼓音。」 《三國演義·第一回》:「家貧,販屨織蓆為業。」


ㄐㄩˋ

 

踐踏。 《文選·揚雄·羽獵賦》:「屨般首,帶脩蛇。」 唐·李善·注:「屨,謂踐履之也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7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4

《唐韻》九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俱遇切《正韻》居御切,𠀤音句。 《說文》履也。从履省,婁聲。  又鞮也。 《徐曰》鞮,革履也。 《釋名》屨,拘也,所以拘足也。 《周禮·天官》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。 《註》複下曰舄,禪下曰屨。 《疏》複下謂重底,禪下謂禪底也。 《儀禮·士喪禮》夏葛屨,冬白屨。 《禮·曲禮》侍坐於長者,屨不上於堂。  又《增韻》同鞻。 《周禮》有鞮鞻氏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八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九遇切

履也。从履省,婁聲。一曰鞮也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