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gāng     
注音:ㄍㄤ
部首:
总笔画:8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CA1

字形分析:半包围结构

四角:77772

五笔86:MUMK

仓颉:BTU

HTML代码:&#23713

CSS代码:\5CA1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ridge or crest of hill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点 撇 横 竖 折 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gāng   ㄍㄤˉ

山脊,山梁。《爾雅•釋山》:“山脊,岡。”《釋名•釋山》:“山脊曰岡。岡,亢也,在上之言也。” 山坡;斜坡。晋左思《招隱》:“白雲停陰岡,丹葩曜陽林。” 泛指山岭或小山。《楚辭•王逸〈九思•哀歲〉》:“覽高岡兮嶢嶢。”


ridge or crest of hill
Kamm eines Hügels, Grat eines niedrigen Berges (S)
sommet d'une colline


國語辭典

ㄍㄤ

gāng 

山脊、山嶺。 如:「山岡」。 《書經·胤征》:「火炎崑岡,玉石俱焚。」 《楚辭·王逸·九思·守志》:「陟玉巒兮逍遙,覽高岡兮嶢嶢。」


ㄍㄤˇ

​gǎng 

(一)​之又音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8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5

《廣韻》古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郎切,𠀤音剛。 《說文》岡,山脊也。从网从山,取上銳下廣形。 《爾雅·釋山》山脊岡。 《詩·周南》陟彼高岡。 《小雅》如岡如陵。 《五代史·唐紀》李克用破孟方立於郉州,還軍置酒三垂岡。  又《韻會》通作阬。 《前漢·揚雄傳》𨻰衆軍於東阬。 《註》阬,讀作岡。 《韻會》說文本从山,俗又加山作崗,非。 《集韻》或作𡶩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九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古郎切

山骨也。从山网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山脊也。
釋山曰。山脊岡。周南傳曰。山脊曰岡。
从山。网聲。
古郎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