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fú     
注音:ㄈㄨˊ
部首:
总笔画:8

统一码:U+5CAA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22527

五笔86:MXJJ

仓颉:ULLN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3722

CSS代码:\5CAA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竖 折 横 折 撇 竖



國語辭典

ㄈㄨˊ

 

山腰上的路。 《说文解字·山部》:「岪,山胁道也。」 清·段玉裁·注:「胁者,两膀也。山如人体,其两旁曰胁。」


ㄈㄨˊ

 

山势曲折的样子。 《楚辞·淮南小山·招隐士》:「坱兮轧,山曲岪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8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5

《廣韻》敷勿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符勿切,𠀤音佛。 《說文》山脅道也。  又岪鬱,山貌。 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盤紆岪鬱。  又《集韻》一作𡶒。 《楚辭·招隱士》山曲𡶒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九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𢾭勿切

山脅道也。从山弗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山脅道也。
脅者、㒳𦜶也。山如人體、其㒳㫄曰脅。水經注曰。江水又東逕赤岬城。引淮南子。𢔚徨於山岬之㫄。注云。岬、山脅也。楚辭招隠士云。坱兮圠山曲𡶒。王注云。盤結屈也。結屈、許書作詰詘。山脅之道然也。
从山。弗聲。
符勿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