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áo     ào     
注音:ㄠˊ,ㄠˋ
部首:
总笔画:13

统一码:U+5D85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58772

五笔86:GQTM

仓颉:GKU

规范编号:55

五行属性:土

HTML代码:&#23941

CSS代码:\5D85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横 竖 横 折 撇 撇 横 撇 点 竖 折 竖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áo

<形>
山多小石 [rubbly] 嶅,山多小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嶅,山多小石。——《玉篇》

词性变化


  áo  

<名>

(1) 山名,嶅山[Ao mountain] (2) 在山东省新泰县东南 (3) 在广东省龙川县北
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1

《廣韻》五勞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牛刀切《韻會》牛交切,𠀤音熬。 《說文》山多小石也。  又嶅山,在魯地。  又通作磝。 《集韻》山高貌。 《韓愈·別知賦》山磝磝而相軌。  又《玉篇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𠀤魚到切,音傲。動搖貌。 《揚雄·河東賦》嘻嘻旭旭,天地稠嶅。 《集韻》亦作㟼㠂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九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五交切

山多小石也。从山敖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山多小石也。
釋山曰。多小石、磝。許所據字从山也。魯有具、敖二山。晉師在敖、鄗二山之閒。敖葢卽嶅字。以多小石得名。
从山。敖聲。
五交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