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hī     
注音:
部首:
总笔画:10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E2B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1727

五笔86:WNNH
五笔98:TNGH

仓颉:HRMLB

HTML代码:&#24107

CSS代码:\5E2B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eacher, master, specialist; multitude, troop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竖 折 横 折 横 横 竖 折 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shī   ㄕˉ

教人的人:老~。導~。~傅。~生。~徒。~德。良~益友。好(hào )爲人~。 擅長某種技術的人:工程~。醫~。技~。 效法:~法古人。 榜樣:~範。 指由師徒或師生關係產生的:~母。~兄。~弟。~妹。 對和尚或道士的尊稱:法~。禪~。 軍隊:會~。出~。 軍隊的編制單位,團或旅的上一級:~長。~座。 一國的首都:京~。 姓。


teacher, master, specialist; multitude, troops
Meister, Vorbild, Lehrer
maître,chef,armée,multitude,capitale


國語辭典

shī 

教授學問、知識的人。 如:「教師」、「導師」。 《論語·述而》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」 唐·韓愈〈師說〉:「師者,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。」 具有專門技藝的人。 如:「醫師」、「律師」、「廚師」、「工程師」、「會計師」。 對道士或僧尼的尊稱。 如:「法師」、「禪師」。 古代兵制以二千五百人為一師。今為軍以下,旅以上的軍隊編制單位。 軍隊。 如:「出師」、「會師」、「班師回朝」。 《詩經·秦風·無衣》:「王于興師,脩我戈矛,與子同仇。」 都邑、都城。 如:「京師」。 《書經·洛誥》:「予惟乙卯,朝至于洛師。」 榜樣、借鏡。 如:「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。」 《易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坎(☵)​下坤(☷)​上。象君子以容民畜眾。 姓。如漢代有師丹。


shī 

效法、採用。 如:「師心自用」。 《史記·卷六·秦始皇本紀》:「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,以非當世,惑亂黔首。」 唐·韓愈〈答劉正夫書〉:「師其意,不師其辭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0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7

《唐韻》疏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霜夷切《正韻》申之切,𠀤音獅。 《爾雅·釋詁》衆也。 《釋言》人也。 《郭註》謂人衆也。  又天子所居曰京師。 《詩·大雅》惠此京師。 《公羊傳·桓九年》京師者,大衆也。  又《說文》二千五百人爲師。 《周禮·地官》五旅爲師。 《註》二千五百人。 《詩·大雅》周王于邁,六師及之。 《傳》天子六軍。 《疏》春秋之時,雖累萬之衆,皆稱師。詩之六師,謂六軍之師。 《易·師卦註》多以軍爲名,次以師爲名,少以旅爲名。師者,舉中之言。  又《玉篇》範也。敎人以道者之稱也。 《書·泰誓》作之師。 《禮·文王世子》出則有師。師也者,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。  又《玉篇》象他人也。 《增韻》法也,效也。 《書·臯陶謨》百僚師師。 《傳》師師,相師法。  又長也。 《書·益稷》州十有二師。 《註》師,長也。  又神名。 《周禮·春官》以槱燎祀風師雨師。 《註》風師,箕也。雨師,畢也。 《屈原·離騷》雷師告余以未具。 《註》雷師,豐隆也。  又國名。 《史記·大宛傳》樓蘭姑師。 《註》二國名。姑師,卽車師也。  又縣名。 《後漢·郡國志》河南尹有匽師。 《註》帝嚳所都。  又官名。 《左傳·昭十七年》黃帝氏以雲紀,故爲雲師,而雲名。炎帝氏以火紀,故爲火師,而火名。共工氏以水紀,故爲水師,而水名。太皥氏以龍紀,故爲龍師,而龍名。少皥摯之立也,鳳鳥適至,故紀於鳥,爲鳥師,而鳥名。 《書·周官》立太師,太傅,太保,茲惟三公。少師,少傅,少保,曰三孤。  又師得,宮名。 《前漢·揚雄傳》枝鵲露寒,棠黎師得。 《註》師古曰:師得宮,在櫟陽界。  又獸名。與獅通。 《前漢·西域傳》烏弋山出師子。  又姓。 《前漢·師丹傳》丹,琅琊東武人,哀帝時爲大司空。  又右師,左師,俱複姓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六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疎夷切

二千五百人爲師。从帀从𠂤。𠂤,四帀,眾意也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二千五百人爲師。
小司徒曰。五人爲伍。五伍爲㒳。五㒳爲卒。五卒爲旅。五旅爲師。師、衆也。京師者、大衆之稱。衆則必有主之者。周禮師氏注曰。師、敎人以道者之稱也。黨正旅師閭胥注曰。正師胥皆長也。師之言帥也。
从帀。从𠂤。
會意。疏夷切。十五部。
𠂤四帀衆意也。
𠂤下曰。小𨸏也。小𨸏而四圍有之。是衆意也。說會意之恉。
古文師。
文二重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