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 折 竖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竖 横
布的宽度:~面。双~。宽~。 泛指事物的宽度:~度。~员(“幅”是宽度,“员”是周围。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。如“我国~~广大”)。振~。篇~。 边缘:边~。 量词,用于布帛、图画等:一~画。五~布。
<量>
——记述长条或方形的东西。如:一幅画;一幅对子
<动>
覆盖,用东西遮在…上面 [cover] 一茎竹稿剔船尾,两幅青幕幅船头。——白居易《泛小舱》
<形>
通“福”。古称富贵寿考为福 [good luck] 幅陨既长,有娀方将。——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
ㄈㄨˊ
布帛或纸张的宽度。 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「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,为之制度,使无迁也。」 泛指宽度。 如:「振幅」、「幅员广阔」。 文章或书画的分量。 如:「篇幅」。 布帛、衣服的边缘。 如:「边幅」。 《仪礼·丧服》:「凡衰外削幅,裳内削幅。」 唐·贾公彦·疏:「云衰外削幅者,谓缝之边幅向外,裳内削幅者,亦谓缝之边幅向内。」 量词。计算图画、布帛等平面物的单位。 如:「一幅画」、「三幅挂图」、「她用两幅布做了条床单。」
ㄅㄧ
行縢。即绑腿。 《广韵·入声·职韵》:「幅,行縢名。」 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「带裳幅舄。」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方六切,音福。 《說文》布帛廣也。 《玉篇》布帛廣狹。 《廣韻》絹幅。 《爾雅·釋天》緇廣充幅,長尋曰旐。 《疏》以黑色之帛,廣全幅長八尺,屬於杠,名旐。 《急就篇註》四丈曰疋,兩邊具曰幅。 《左傳·襄二十八年》夫富,如布帛之有幅焉,爲之制度,使無遷也。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,正德以幅之。 《疏》言用正德以爲邊幅,使有度也。 《前漢·馬援傳》修飾邊幅。 《註》若布帛,修飾其邊幅也。 又《廣雅》匡幅,滿也。 又《廣韻》姓也。 又《廣韻》彼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筆力切,𠀤音逼。 《廣韻》行縢名。 《左傳·桓二年》帶裳幅舄。 《註》幅若今行縢。 《詩·小雅》邪幅在下。 《傳》幅,逼也,所以自偪束也。正義邪纏於足謂之邪偪。名曰偪者,所以自偪束也。 又《韻會》通作偪。 《禮·內則》偪屨著綦。
切部: 方六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凡布帛廣二尺二寸。其邊曰幅。左傳曰。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。爲之制度。使無遷也。引伸爲邪幅。小雅。邪幅在下。傳曰。幅、偪也。所以自偪束也。
方六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