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ì     
注音:ㄓˋ
部首:广
总笔画:9

统一码:U+5EA2

字形分析:半包围结构

四角:214

五笔86:YGCF
五笔98:OGCF

仓颉:IMIG

五行属性:金

HTML代码:&#24226

CSS代码:\5EA2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横 撇 横 折 点 横 竖 横



國語辭典

ㄓˋ

zhì 

阻碍。 《说文解字·广部》:「庢,碍止也。」 《文选·枚乘·七发》:「发怒庢沓,清升逾跇。」 唐·李善·注:「言初发怒,碍止而涌沸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下】
部首:广
总笔画:9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6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陟栗切,音窒。 《說文》礙止也。 《枚乗七發》發怒庢沓。 《註》言初發怒,礙止而涌沸。  又《廣韻》縣名。在京兆。 《寰宇記》山曲曰盩,水曲曰庢。○按《前漢·地理志》作厔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九】  广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陟栗切

礙止也。从广至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礙止也。
石部曰。礙者、止也。凡庢礙當作此字。今俗作窒礙。非也。七發曰。發怒庢沓。言水初發怒、礙止而湧沸也。又右扶風有盩庢縣。山曲曰盩。水曲曰庢。
从广。至聲。
陟栗切。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