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横 撇 横 竖 竖 横 折 点
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:尺~。刻~。~量衡。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:程~。高~。风~。 分角的单位,一圆周角分为360度:角~。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:温~。湿~。经~。纬~。浓~。 电能的单位,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。 法则,应遵行的标准:制~。法~。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。 能容受的量:气~。 考虑,打算:置之~外。 过,由此到彼:~日。~假。欢~新春。 量词,次:一~。再~。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:剃~(剃发出家)。 姓。
<动>
(1) 度过,越过 [pass] 年忽忽而日度。——《楚辞·刘向·九叹·惜贤》 度百里之限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师古曰:“度,亦逾越也。” 将欲度唐虞之隆。——《汉书·匡衡传》 则必度越诸子矣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赞》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,猿猱欲度愁攀援。——李白《蜀道难》 秋月春风等闲度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——唐· 王之涣《凉州词》 度险,下至山坳,暝色已合。——明· 徐宏祖《游黄山记》 (2) 又如:度岁(过年);度与(递给;交给);度嘴(糊口;维持生计);苦度年关;虚度年华 (3) 僧尼道士劝人离俗出家 [try to persuade sb.to become a monk,nun or Taoist priest] 有一个道士三言两语把人度了去。——《红楼梦》 (4) 超度;宗教说法,使死者灵魂得以脱离地狱诸苦难 [say prayers or perform Buddhist service to release souls from purgatory] 据说虬早已被 吕洞宾度上天了。——《雨中登泰山》 (5) 又如:度说(道教佛教语。超度解脱人世的生死苦难,到达仙佛境界);度脱(使人脱离人世苦难,到达仙、佛境界);度数(星相家迷信说法,以七曜与二十八宿度数相配,推测人事的吉凶) (6) 谱写[乐曲] [write] 予怀怆然,感慨今昔,因自度此曲。——宋· 姜夔《扬州慢》 (7) 又如:度词(依词谱曲);度声(按曲谱唱歌)
<<量词>>
次 [times] 一年一度 岐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江南逢李龟年》
<<缀>>
(1) 词缀。加在“年、季、月”后,指时间段落 [in stage of]。如:年度;季度;月度 (2) 另见 duó
ㄉㄨˋ
表示物质的相关性质所达到的状况。 如:「长度」、「硬度」、「湿度」、「密度」、「酸度」。 法制、规范。 如:「制度」、「法度」。 《文选·扬雄·长杨赋》:「亦所以奉太尊之烈,遵文武之度。」 标准。 如:「尺度」、「限度」。 《国语·周语下》:「用物过度妨于财,正害财匮妨于乐。」 唐·韩愈〈重云李观疾赠之〉诗:「夭行失其度,阴气来干阳。」 人的器量、胸怀。 如:「器度」。 《史记·卷八·高祖本纪》:「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」 外表、仪态。 如:「风度」、「态度」。 《聊斋志异·卷一一·陈云栖》:「生因窃往。扣其关,果有女道士三四人,谦喜承迎,仪度皆洁。」 量词:➊ 计算依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。如:「耗电三百度」、「今天气温高达摄氏三十六度。」➋ 计算次数的单位。如:「再度光临」。《北史·卷四○·李彪传》:「彪前后六度衔命。」 数学上指:➊ 计算圆弧及角的单位。圆周的三百六十分之一为弧的一度;一度的弧所对的中心角,为角度的一度。➋ 物体的长、宽、高。 如:「三度空间」。 姓。如汉代有度尚。
ㄉㄨˋ
过、经历。 如:「度日如年」、「光阴虚度」。 由此岸到彼岸。 《汉书·卷四八·贾谊传》:「若夫经制不定,是犹度江河亡维楫。」 同「渡 」。 通过、跨越。 《史记·卷九四·田儋传》:「用蒯通计,度平原,袭破齐历下军。」 《全唐诗·卷二五三·唐·王之涣·凉州词》:「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光不度玉门关。」 同「渡 」。
ㄉㄨㄛˋ
考虑、推测。 如:「审度」、「揣度」。 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「神之格思,不可度思矧可射思。」 测量。 如:「量度」。 汉·文帝〈议佐百姓诏〉:「夫度田非益寡,而计民未加益。」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故仍。 《正韻》獨故切,𠀤音渡。 《說文》法制也。从又,𢉙省聲。 《徐曰》又,手也。布指知尺,舒肱知尋,故从手。 《書·舜典》同律度量衡。 《傳》度,丈尺也。 《前漢·律歷志》度者,分寸尺丈引也,所以度長短也。本起於黃鐘之長,以子穀秬黍中者,一黍之廣,度之九十分,黃鐘之長,一爲一分,十分爲寸,十寸爲尺,十尺爲丈,十丈爲引,而五度審矣。 又躔度。 《書·堯典疏》周天三百六十五度,日行一度,月行十三度。 《禮·樂記》百度得數而有常。 《註》百度,百刻也。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。 又殳也。 《周禮·地官·司市》胥執鞭度。 《註》度,殳也。 《疏》因刻丈尺,則爲度。 又法度。 《易·節卦》節以制度。 《禮·仲尼燕居》制度在禮。 又度量。 《前漢·高帝紀》常有大度。 又風度。 《唐書·張九齡傳》風度能若九齡乎。 又初度。 《屈原·離騷》皇覽揆予於初度。 《註》初生年時也。 又姓。 《廣韻》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。 又縣度,山名。 《前漢·西域傳》縣度,石山也。谿谷不通,以繩相引而度。 又古度,樹名。 《左思·吳都賦》松梓古度。 又《玉篇》與渡通。過也。 《前漢·賈誼傳》猶度江河亡維楫。 又《廣韻》徒落切,音鐸。 《爾雅·釋詁》謀也。 《詩·小雅》周爰咨度。 《左傳·襄四年》咨親爲詢,咨禮爲度。 又《諡法》心能制義曰度。 又投土於版也。 《詩·大雅》度之薨薨。 《箋》度,猶投也。 又度支,官名。 《唐書·百官志》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,水陸道途之利,歲計所出,而支調之。
切部: 徒故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論語曰。謹權量。審法度。中庸曰。非天子不制度。今天下車同軌。古者五度。分寸尺丈引謂之制。周禮。出其淳制。天子巡守禮。制幣丈八尺。純三咫。純謂幅廣。
周制、寸尺咫尋常仞皆以人之體爲法。寸法人手之寸口。咫法中婦人手長八寸。仞法伸臂一尋。皆於手取法。故從又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