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iáng     sè     
注音:ㄑㄧㄤˊ,ㄙㄜˋ
部首:广
总笔画:16

统一码:U+5EE7

字形分析:半包围结构

四角:261

五笔86:YFWK
五笔98:OFWK

仓颉:IGOW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4295

CSS代码:\5EE7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wall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横 撇 横 撇 点 撇 点 竖 横 竖 折 竖 折 横 横



國語辭典

ㄑㄧㄤˊ

qiáng 

用砖、石等砌成,可作间隔或屏障的建筑。 《墨子·经说上》:「𪪞外之利害,未可知也。」 《汉书·卷五一·邹阳传》:「今人主沉谄谀之辞,牵帷𪪞之制。」 通「墙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下】
部首:广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13

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慈良切,音檣。 《春秋·成三年》晉郤克,衞孫良夫,伐廧咎如。 《集韻》赤狄別種。  又《玉篇》同牆。 《戰國策》趙皆以荻蒿苫楚廧之。 《前漢·鄒陽傳》牽帷廧之制。  又與嗇通。 《戰國策》廧夫空。 《註》廧,小臣也。空其名。 《集韻》或省作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