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折 横 折 折 竖 折
<形>
(1) 懈怠,松懈 [slack and lazy] 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 (2) 又如:弛绝(松懈断绝);弛惰(松懈怠惰)
ㄕˇ
放松弓弦。 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「乃弛弓而自后缚之。」 《墨子·三辩》:「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,弓张而不弛。」 松懈、怠缓。 如:「松弛」。 唐·柳宗元〈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〉:「未尝敢以怠心易之,惧其弛而不严也。」 舍弃、废除。 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:「城尉不弛柝,而内外潜通。」 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卷一二·官政二》:「庆历中,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。」 毁坏。 《国语·鲁语上》:「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。」 《文选·贾谊·过秦论》:「宗庙崩弛,国家为墟。」
ㄔˊ
(一)之又音。
《廣韻》施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賞是切《正韻》詩止切,𠀤音豕。 《說文》弓解也。 《禮·曲禮》弛弓尚角。 《儀禮·鄕射禮》不勝者執弛弓。 又放也。 《爾雅·釋詁註》弛,放也。 《疏》以弓釋弦曰弛,故云弛放。 《前漢·武帝紀》跅弛之士。 《註》跅者,跅落無撿局也。弛者,放廢不遵法度也。 又《賈山傳》臣恐朝廷之解弛。 《註》弛,放也。 又《爾雅·釋詁》易也。 《註》相延易。 又《廣韻》置也,舍也,緩也。 《周禮·地官·司徒》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:四曰弛力。 《註》息繇役也。 又《廣韻》釋也。 《周禮·春官》凡國之大憂令弛縣。 《註》弛,釋下之。 又《廣韻》去離也。 《左傳·莊二十二年》弛于負擔。 又壞也。 《史記·河渠書》延道弛兮離常流。 《註》河道皆弛壞。 又《集韻》余支切,音移。改易也。 又《集韻》丑豸切,音褫。落也。 又通作施。 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斂弛之聮事。 《註》弛,讀爲施。
切部: 施氏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弦字各本無。今補。引申爲凡懈廢之稱。
施氏切。十六部。
虒聲亦在十六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