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huì     
注音:ㄏㄨㄟˋ
部首:
总笔画:11

统一码:U+5F57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55177

五笔86:DHDV

仓颉:QJSM

规范编号:52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4407

CSS代码:\5F57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broomstick; come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竖 折 横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huì   ㄏㄨㄟˋ

扫帚:~星(俗称“扫帚星”)。


broomstick; comet
Komet (S)
comèt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huì

<名>
〈名〉 (1) (会意。甲骨文象扫竹之形,本是象形字。小篆增加“又”(手),构成了会意字。本义:扫帚) (2) 同本义 [broom] 彗,埽竹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国中以策彗卹勿驱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 拥彗先驱。——《史记·孟荀传》 忽若彗泛画涂。——《汉书·王褒传》 太公拥彗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》 (3) 又如:彗汜画涂(以帚扫秽,以刀划泥。比喻极其容易) (4) 彗星的简称 [comet] 彗所以除旧布新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 彗星者,天之旗也。——《河图帝通纪》 (5) 又如:彗光(彗星的光束);彗孛(彗星和孛星);彗孛干犯(彗星侵犯);彗勃(即彗孛。彗星和孛星)

词性变化


  huì  

<动>

(1) 扫;拂 [sweep] 戈铤彗云。——班固《东都赋》 (2) 在阳光下曝晒 [expose to the sun] 日中不彗,是谓失时。——《六韬》


  huì  

<形>

聪慧的。通“慧” [intelligent] 淮南王有女 陵,彗有口辨。——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


常见词组





國語辭典

ㄏㄨㄟˋ

huì 

扫帚。 《礼记·曲礼上》:「国中以策彗恤勿驱,尘不出轨。」 汉·郑玄·注:「彗,竹帚。」 参见「彗星 」条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寅集】
【寅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3
部外笔画:8

《唐韻》祥歲切,音篲。 《說文》掃竹也。从又持甡。 《廣韻》帚也。 《禮·曲禮》國中以策彗卹勿驅,塵不出軌。  又草名。 《爾雅·釋草》葥,王彗。 《註》王帚也。似藜,其樹可以爲掃篲。  又《廣韻》妖星。 《爾雅·釋天》彗星爲攙搶。 《註》亦謂之孛。言其形孛孛如掃彗。 《前漢·文帝紀有長星出于東方註》文穎曰:孛彗長三星,其形象小異,孛星光芒短,其光四出,蓬蓬孛孛也。彗星光芒長,參參如埽篲。長星光芒有一直指,或竟天,或十丈,或三丈二丈,無常也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徐醉切,音遂。  又《集韻》雖遂切,音祟。義𠀤同。  又《類篇》須銳切,音歲。日中暴明也。 《太公·兵法》日中不彗,是謂失時。  又《廣韻》于劌切,音衞。義同。  又與慧通。 《史記·淮南王安傳》淮南王有女陵,彗有口辨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三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祥歲切

掃竹也。从又持甡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埽竹也。从又持甡「


谜语

"彗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倒着上山双丰收 (打一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