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xìng     
注音:ㄒㄧㄥˋ
部首:
总笔画:9

统一码:U+6027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95010

五笔86:NTGG

仓颉:PHQM

规范编号:49

五行属性:金

HTML代码:&#24615

CSS代码:\6027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nature, character, sex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竖 撇 横 横 竖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xìng   ㄒㄧㄥˋ

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、作用等:~质。~格。~命(生命)。~能。个~。属~。 性质,思想、感情等方面的表现:典型~。开放~。指令~。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:~别。男~。女~。 有关生物生殖的:~交。~欲。~爱。~感。~解放。 表示名词(以及代词、形容词)的类别的语法范畴。


nature, character, sex
Charakter, Natur, Eigenschaft (S)​,Genus, Geschlecht
nature,caractère,propriété,attribut,genre,sexe,sexualité,(suffixe pour former des adjectifs à partir de verbes, ou des noms à partir d'adjectifs)​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xìng

<名>
(1) (形声。从心,生声。本义:人的本性) (2) 同本义 [natural instincts] 性,人之阳气性善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性,质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天命之谓性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 自诚明谓之性。 不可学,不可事,而在人者谓之性。——《荀子·性恶篇》 五性者何?仁义礼智信也。——《白虎通》 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篇》 (3) 又如:性根(根性;本性);性行(人的禀性和行为);性气(人的个性和脾气);个性(人的本性;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);禀性(本性);性尚(本性的爱好和崇尚) (4)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[nature;character] 则天之明,因地之性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 物性之苦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 物性之不同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 (5) 又如:性力(指药性和药力);性状;共性(共同具有的性质) (6) 通“生”( shēng)。生命;生机 [life] 莫保其性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 民乐其性,而无寇雠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 为炮烙以伤民性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势》 性命寿长,终其天年而不夭伤。——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 以治气养性,则身后彭祖。——《韩诗外传·卷一》 (7) 又如:性理(谓生命之原理);性类(犹生类,指有生命的物类) (8) 性情;脾气 [disposition] 动心忍性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 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——晋· 陶潜《归园田居》 吾性不喜华靡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性悖妄。——清·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 尊德性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(9) 又如:性行淑均(性格和善,品行端正);性耽隐癖(秉性迟钝,甘子寂寞);性起(发脾气);性理(性情和理智) (10) 性别 [sex]。如:男性;女性;雄性;雌性 (11) 语法中词的属性 [gender]。如:阳性、阴性、中性 (12) 指与生殖、性欲有关的 [libido]。如:性感;性欲 (13) 佛教语。指事物的本质 [true nature]。与“相”相对。如:性心(佛教语。真心。即自性清净心);性火(佛教语。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);性宗(道家的一宗派,主张以修性为本);性相(性指事物的本性;相指事物的表相) (14) 内心 [heart]。如:性地(聪慧;修养);性窦(心窍);性识(天分,悟性)



國語辭典

ㄒㄧㄥˋ

xìng 

人或物自然具有的本质、本能。 如:「本性」、「人性」、「兽性」。 《论语·阳货》:「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。」 《荀子·正名》:「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。」 事物的特质或功能。 如:「毒性」、「药性」、「磁性」、「韧性」。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「则天之明,因地之性。」 生物的种别或事物的类别。 如:「男性」、「雌性」、「阴性」、「阳性」。 生命。 如:「性命」。 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:「怨讟并作,莫保其性。」 宋·辛弃疾〈 满江红·汉水东流〉词:「马革裹尸当自誓,蛾眉伐性休重说。」 生殖或情欲。 如:「性器官」、「性生活」、「性行为」。 脾气、性情。 如:「任性」、「率性而为」。 《水浒传·第一九回》:「兄长性直,只是一勇。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?」 范围、方式。 如:「全国性」、「全面性」、「综合性」、「临时性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9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5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息正切,音姓。 《中庸》天命之謂性。 《註》性是賦命自然。 《孝經·說曰》性者,生之質也。若木性則仁,金性則義,火性則禮,水性則知,土性則信。  又《通論》性者,生也。 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以土會之法,辨五地之物生。杜子春讀生爲性。 《賈疏》性亦訓生,義旣不殊,故後鄭不破之也。  又《貉隸註》不生乳。劉音色敬切。  又無爲而安行,曰性之。 《孟子》堯舜性之也。  又姓。  又《集韻》新佞切,音胜。心悸也。 《𨻰淳曰》性字从生从心,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息正切

人之陽气性善者也。从心生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人之昜气性。
句。
善者也。
論語曰。性相近也。孟子曰。人性之善也。猶水之就下也。董仲舒曰。性者、生之質也。質樸之謂性。
从心。生聲。
息正切。十一部。


谜语

"性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一生同心 (打一汉字)

  2. 【解释】 “生”+“心=性。


  3. 一个人也能生育 (打一字)

  4. 一切是心生 (打一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