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横 撇 折 点 点 折 点 点
<副>
恐怕,表示估计兼担心 [I'm afraid] 不治将恐深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 偿城恐不可得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恐为操所光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恐不任我意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ㄎㄨㄥˇ
害怕、畏惧。 如:「惊恐」、「惶恐」、「争先恐后」、「有恃无恐」。 《史记·卷七七·魏公子传》:「魏王恐,使人止晋鄙,留军壁邺。」 唐·柳宗元〈三戒·黔之驴〉:「驴一鸣,虎大骇远遁,以为且噬己也,甚恐。」 威胁、使害怕。 如:「恐吓」。 《汉书·卷八○·宣元六王传·淮阳宪王刘钦传》:「王不许,博辞去,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,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。」 唐·贾岛〈暮过山村〉诗:「怪禽啼旷野,落日恐行人。」
ㄎㄨㄥˇ
大概、或者。表疑虑不定的语气。 如:「恐怕」、「恐未必如此」。 唐·崔颢〈长干曲〉四首之一:「停船暂借问,或恐是同乡。」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丘隴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勇切,𠀤音𦶐。 《說文》懼也。从心巩聲。 《徐曰》恐,猶兇也。 《黃帝素問》腎在志爲恐。 《註》恐,所以懼惡也。 《正韻牋》恐有驚惶之意。懼乃畏怕之實,恐在懼前也。 《海錄》唐太宗撰太子接三師禮,與三師書,前名惶恐。後名惶恐再拜。 又惶恐,灘名。 《蘇軾詩》地名惶恐泣孤臣。 又《廣韻》區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欺用切,𠀤𦶐去聲。疑也,慮也,億度也。 从𠃨。今省作卂。俗从几,誤。
切部: 丘隴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"恐" 为谜底的谜语
凡心托给江水流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从谜面上来看,该字由“凡”“心”“江”字组成,但是“江”去水,所以组成“恐”字。
半江半帆心在底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“江”字取一半为“工”,“帆”字取一半为“凡”,二者合一为“巩”,底下加上“心”,即为“恐”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