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折 横 横 点 折 点 点
<动>
(1) 思念;放在心上 [miss]。如:意悬悬(忐忑不安;提心吊胆);意悬(挂念);意顾(挂念) (2) 意料;猜测 [anticipate;expect] 而小人善意。臣意之也。——《管子·小问》 何意致不厚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意北亦尚可以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 当其为里正、受扑责时,岂意其至此哉?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不意作缘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 多以意构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 (3) 又如:意定(猜定);意度(揣测;设想) (4) 怀疑 [doubt] 于是天子意梁。——《汉书·梁孝王武传》 (5) 又如:意意似似(意意思思。犹犹豫豫;吞吞吐吐);意疑(怀疑);意忌(疑忌)
ㄧˋ
意思。 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」 唐·杜牧〈答庄充书〉:「是意能 遣辞,辞不能成意,大抵为文之旨如此。」 见解、看法。 唐·柳宗元〈桐叶封弟辨〉:「周公曰:『天子不可戏。』乃封小弱弟于唐。吾意不然。」 私念、成见。 《论语·子罕》:「子绝四: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」 情趣。 如:「春意」、「醉意」。 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「登山则情满 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。」 唐·杜甫〈登兖州城楼〉诗:「从来多古意,临眺独踌躇 。」 情感。 唐·杜甫〈送李校书二十六韵〉:「临岐意颇切,对酒不能吃。」 唐·刘禹锡 〈竹枝词〉九首之二:「花红易衰似郎意,水流无限似侬愁。」 愿望。 如:「称心如意」。 《吕氏春秋·仲冬纪·长见》:「申侯伯善持养吾意,吾所欲,则先我为之。」 内心、胸襟。 《汉书·卷一·高帝纪上》:「宽仁爱人,意豁如也。」 姓。如明代有意秀。
ㄧˋ
怀疑。 《韩非子·存韩》:「为计而使诸侯有意伐之心,至殆也。」 《汉书·卷四七·文三王传·梁孝王刘武传》:「于是天子意梁,逐贼,果梁使之。」 猜测、推测。 如:「出其不意」。 《庄子·胠箧》:「夫妄意室中之藏,圣也。」 《管子·小问》:「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。」 考虑。 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「终逾绝险,曾是不意。」 《礼记·王制》:「意论轻重之序,慎测浅深之量,以别之。」
ㄧˋ
或。 《墨子·明鬼下》:「岂女为之与?意鲍为之与?」 《庄子·盗跖》:「知不足邪?意知而力不能行邪?」 通「抑」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記切《正韻》於戲切,𠀤音䔬。志之發也。 《禮·大學疏》總包萬慮謂之心,爲情所意念謂之意。 《禮運》非意之也。 《註》意,心所無慮也。 《疏》謂於無形之處,用心思慮也。無慮,卽慮無也。 又與抑通。 《徐鍇曰》見之於外曰意。意,猶抑也。舍其言,欲出而抑之。 《大戴禮》武王問黃帝,顓頊之道存乎,意亦忽不可得見歟。意猶抑。 《論語》抑與之歟。 《漢石經》作意,抑猶意,古通用也。 又《轉注古音》於宜切,音醫。 《前漢·韓信傳》意嗚猝嗟。 又叶乙力切,音億。 《秦之罘刻石文》大矣哉。宇縣之中,承順聖意。羣臣頌功,請刻於石,表垂乎常式。 又與臆通。 《賈誼·服賦》請對以意。 《史記》作臆。 《師古曰》叶韻音億。 《魏校曰》从心从音。意不可見而象,因言以會意也。
切部: 於記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志卽識。心所識也。意之訓爲測度、爲記。訓測者、如論語毋意毋必、不逆詐、不億不信、億則屢中。其字俗作億。訓記者、如今人云記憶是也。其字俗作憶。大學曰。欲正其心者。先誠其意。誠謂實其心之所識也。如惡惡臭。如好好色。此之謂自謙。鄭云謙讀爲慊。慊之言厭也。按厭當爲猒。猒者、足也。
會意。於記切。一部。古音入聲。於力切。
說从音之意。
"意" 为谜底的谜语
日上心头庆六一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“六一”为“立”字,加上“日、心”二字,即为:“意”。
音乐让人心动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音+心=意。
说一声是心声 (打一字)
明月无心空流泣 (打一字)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