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ài     xì     
注音:ㄎㄞˋ,ㄒㄧˋ
部首:
总笔画:14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13E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98017

五笔86:NRNO
五笔98:NROY

仓颉:POND

HTML代码:&#24894

CSS代码:\613E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anger, wrath, hatred, enmity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竖 撇 横 横 折 点 撇 横 竖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kài   ㄎㄞˋ

憤怒,憤恨:同仇敵~(大家一致痛恨敵人)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  ㄒㄧˋ

歎息。 遍及;到:“~乎天下。”

anger, wrath, hatred, enmity
Ärger, Zorn (S)
colère


國語辭典

ㄎㄞˋ

kài 

恨、怒。 如:「同仇敌忾」。 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「诸侯敌王所忾。」 元·王恽〈东征诗〉:「臣牢最忾敌,奋击不留行。」


ㄒㄧˋ

 

长声叹息。 《诗经·曹风·下泉》:「忾我寤叹,念彼周京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0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𠀤許旣切,音欷。 《說文》太息也。 《詩·曹風》愾我寤歎。◎按陸德明音義本作苦愛反。  又《廣韻》苦蓋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丘蓋切,𠀤音磕。 《博雅》滿也。 《禮·祭義》出戸而聽,愾然必有聞乎其太息之聲。  又《集韻》口漑切,音慨。 《玉篇》怒也。 《左傳·文四年》諸侯敵王所愾,而獻其功。 《註》愾,恨怒也。  又《集韻》許訖切。與迄同。 《爾雅·釋詁》至也。本作迄。或作愾。 《禮·哀公問》君行此五者,則愾乎天下矣。〇按《說文》从心从氣,氣亦聲,故許旣切最近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許旣切

大息也。从心从氣,氣亦聲。《詩》曰:“愾我寤歎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大息皃。
大各本作太。皃各本作也。皆誤。今正。古無太息連文者。淺人爲之也。口部嘆下曰。大息也。大息者、呼吸之大者也。呼、外息也。吸、内息也。曹風下泉。愾我寤嘆。嘆或作歎者、誤。箋云。愾、嘆息之意。許云大息者謂嘆。云皃者謂愾也。祭義曰入戸而聽、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是也。若哀公問則愾乎天下矣注云。愾、至也。此叚愾爲訖。
从心。氣聲。
許旣切。陸引說文火旣反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