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í     
注音:ㄘˊ
部首:
总笔画:14

统一码:U+6148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80333

五笔86:UXXN

仓颉:TVIP

规范编号:51

五行属性:金

HTML代码:&#24904

CSS代码:\614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kind, charitable, benevolen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撇 横 折 折 点 折 折 点 点 折 点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ㄘˊ

仁爱,和善:~爱。~善。~悲。~祥。仁~。~和。~眉善目。 特指“慈母”,多用于对人称自己的母亲:家~。~闱。~颜。~命。 对父母的孝敬奉养:孝子~孙。


kind, charitable, benevolent
gutmütig (Adj)
bon,tendr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动>
(1) (形声。从心,兹声。本义:慈爱) (2) 同本义 [love;show affection or kindness to;kindly love] 慈,爱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尧不慈 舜不孝。——《庄子·盗跖》 夫慈者不忍,而惠者好与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 一曰慈幼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:“爱幼少也。” 慈和遍服曰顺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。服注:“上爱下曰慈。” 其次为慈母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:“慈母知其嗜欲者也。” 慈者,父母之高行也。——《管子·形势解》 亲爱利子谓之慈,恻隐怜人谓之慈。——《贾子道术》 父母威严而有慈,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。——《颜氏家训》 又如:慈幼(慈爱幼儿);慈亲(慈爱双亲);慈泪(父母哀痛子女所流的眼泪) (3) 对父母孝敬奉养 [give presents to one’s parents] 慈以旨甘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:“爱敬进之也。” 虽孝子慈孙。——《孟子》 不慈孝于父母。——《国语·齐语》 事亲则慈孝。——《庄子·渔父》 又如:慈良(孝顺);慈孝(孝敬);慈命(对尊上命令的敬称) (4) 佛教用语。佛、菩萨爱护众生,给予欢乐称为慈 [give happiness]。 如:慈光(菩萨大慈大悲的光辉);慈悲;慈航(佛、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,如航船之济众,使脱离生死苦海)

词性变化


   

<形>

和气,善良 [kind;loving]。 如:慈父(慈祥的父亲);慈容(慈祥和蔼的容颜);慈颜(慈祥和蔼的容颜);慈明(犹慈光);慈景(犹慈颜)


   

<名>

慈母的省称 [mother]。 如:慈旨(慈母的教诲);慈教(慈母的教诲)




國語辭典

ㄘˊ

 

愛憐。 《史記·卷四·周本紀》:「則古公、公季之法,篤仁,敬老,慈少。」


ㄘˊ

 

父母對子女的愛稱為「慈」。 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教子》:「父母威嚴而有慈,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。」 深篤的愛。 《左傳·莊公二十七年》:「夫禮樂慈愛,戰所畜也。」 唐·孔穎達·正義:「慈謂愛之深也。」 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兄弟親戚稱其慈也,僚友稱其弟也。」 稱謂。用以尊稱母親。 如:「令慈」、「家慈」。 吸鐵。 如:「慈石」。 通「磁」。 姓。如漢代有慈仁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0

《唐韻》疾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牆之切《正韻》才資切,𠀤音磁。 《說文》愛也。从心兹聲。 《精薀》父母之愛子也。 《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》父慈子孝,姑慈婦聽。  又《儀禮·喪服》慈母如母,謂養母也。  又《禮·內則》慈以甘旨。 《註》慈,謂愛敬進之也。  又慈和,服物也。 《左傳·文十八年》宣慈惠和。 《註》慈者,愛出於心,恩被於物也。  又《增韻》柔也,善也,仁也。  又石名。 《精薀》山產鐵於其陽者,慈石產其隂。 《郭璞·慈石贊》慈石吸鐵,母子相戀也。俗作磁,非。  又竹名。 《竹譜》竹之叢生,子母相依,曰慈竹。  又果名。 《羣芳譜》慈姑,一根,歲生十二子,歲閏則十三子,如慈母之乳諸子也。  又州名。唐置慈州。  又姓。漢有慈仁,明有慈止。 从心从兹。 《魏校曰》兹也者,養其子而使之長,心乎愛之。俗或譌作㤵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疾之切

愛也。从心兹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㤅也。
㤅各本作愛。今正。下文曰。㤅、惠也。軎部曰。惠、仁也。人部曰。仁、親也。
从心。茲聲。
茲从艸。疾之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