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折 点 竖 折 横 横 撇 折 撇 折 点 折 点 点
神情;姿态;意态。《説文•心部》:“態,意態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意態者,有是意因有是狀,故曰意態。”《楚辭•招魂》:“容態好比,順彌代些。”王逸注:“態,姿也。”《史記•老子韓非列傳》:“態色與淫志,是皆無益於子之身。”張守節正義:“姿態之容色與淫欲之志皆無益於夫子,須去除也。”唐崔顥《岐王席觀妓》:“還將歌舞態,只擬奉君王。”宋陸游《秋思三首》之二:“山晴更覺雲含態,風定閑看水弄姿。” 情状;态度。《楚辭•離騒》:“寧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為此態也。”《淮南子•主術》:“是以上多故則下多詐,上多事則下多態,上煩擾則下不定。”《漢書•鄭當時傳》:“一貧一富,乃知交態。” 风致。北周庾信《趙國公集序》:“柱國趙國公,發言為論,下筆成章,逸態横生,新情振起。”
ㄊㄞˋ
情状。 如:「事态」、「形态」、「姿态」。 语法学上指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与主体的关系。一般分为两种:➊ 主动态:行为动作由主体发出。如:「他玩球。」➋ 被动态:动作由主体承受。如:「球被他玩。」中文的被动态常用「被」、「给」等虚词来表示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他代切,音貸。 《說文》意也。从心从能。 《徐鍇曰》心能其事,然後有態度也。或从人作㑷。 又《集韻》乃代切,音耐。義同。 又叶徒故切,音度。 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觀壯士之暴怒,與猛獸之恐懼。徼𠫷受詘,殫覩衆物之變態。 又叶他計切,音替。 《戰國策》科條旣備,民多僞態。 《楚辭·九章》懲於羹者而吹𩐒兮,何不變此志也。欲釋階而登天兮。猶有曩之態也。 又叶他禮切,音體。 《司馬相如·封禪書》白質黑章,其義可喜。旼旼穆穆,君子之態。 又叶土宜切,音梯。 《屈原·離騷》忳鬰悒余侘傺兮,吾獨窮困乎此時也。寧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爲此態也。
切部: 他代切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