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àn     
注音:ㄓㄢˋ
部首:
总笔画:16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230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3550

五笔86:KKJA

仓颉:RJI

HTML代码:&#25136

CSS代码:\623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war, fighting, battl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竖 横 折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zhàn   ㄓㄢˋ

打仗:~爭。~機。~績。~略。~術。~國(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時代)。 泛指爭鬥,比高下:論~。爭~。 發抖:~抖。寒~。膽~心驚。 姓。


war, fighting, battle
Krieg, Kampf, Schlacht; kämpfen, streiten (S)​,zittern, beben (V)​,Zhan (Fam)​
combattre,se battre,combat,guerre


國語辭典

ㄓㄢˋ

zhàn 

打仗。 如:「交戰」、「轉戰」。 論辯、反駁。 如:「論戰」、「舌戰」。 害怕、發抖。 漢·揚雄《法言·吾子》:「羊質而虎皮,見草而說,見豺而戰,忘其皮之虎矣。」 《西遊記·第九七回》:「唬得唐僧在馬上亂戰,沙僧與八戒心慌。」 通「顫」。


ㄓㄢˋ

zhàn 

與戰爭有關的。 如:「戰法」、「戰果」、「戰機」。


ㄓㄢˋ

zhàn 

戰爭。 《史記·卷六九·蘇秦傳》:「龍賈之戰,岸門之戰,封陵之戰,高商之戰,趙莊之戰,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。」 姓。如漢代有戰兢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2

古文𣥭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之膳切,旃去聲。 《說文》𨷵也。 《左傳·莊十一年》皆𨻰曰戰。  又懼也。 《書·仲虺之誥》小大戰戰。  又姓。漢戰兢,明戰愼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之扇切

鬬也。从戈單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鬥也。
鬥各本作鬬。今正。鬥者、㒳士相對。兵杖在後也。左傳曰。皆陳曰戰。戰者、聖人所愼也。故引申爲戰懼。
从戈。單聲。
之扇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