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横 竖 点
<名>
〈名〉 (1) 某些拍、拭的用具 [puff]。如:粉扑;毬扑 (2) 棰杖 [rod] 永泰中,余任 洛阳丞,以扑抶军骑。—— 唐· 韦应物《示从子河南尉班》
ㄆㄨ
击打。 如:「鞭扑」。 《史记·卷八六·刺客传·荆轲传》:「(高渐离)举筑扑秦皇帝,不中。」 击败。 《史记·卷四·周本纪》:「秦破韩魏,扑师武。」 裴骃集解引徐广曰:「扑,一作仆。」 通「仆」。
ㄆㄨ
戒尺或刑杖。 《书经·舜典》:「鞭作官刑,扑作教刑。」 《汉书·卷三一·陈胜项籍传》 :「履至尊而制六合,执敲扑以鞭笞天下。」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普木切,鋪入聲。與攴同。小擊也,打也。 《戰國策》若扑一人,若捽一人。 《史記·刺客傳》高漸離舉筑扑秦皇帝,不中。 又杖也。 《書·舜典》扑作教𠛬。 《傳》扑,榎楚也,不勤道業則撻之。 《禮·月令》司徒搢扑北面誓之。或作撲。 又《集韻》匹角切,音璞。與㩧同。亦擊也。或作𢪊。 又《類篇》匹𠋫切,剖去聲。扣也。 又《集韻》拍逼切。同揊。見揊字註。 《唐韻》蒲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弼角切,𠀤音雹。 《說文》挨也。 《廣韻》相撲也。 又《增韻》踣也。 《韓愈·納涼聮句》朽杌惧傾撲。或作𢷏。 又《集韻》匹角切,音璞。與㩧同。擊也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普木切《正韻》普卜切,𠀤與攴同。小擊也。 《書·盤庚》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嚮邇,其猶可撲滅。 又杖也。與扑同。 《荀悅申鑒》桎梏鞭撲,以加小人。 又《荀子·臣道篇》若馭撲馬。 《註》未調習之馬。 又《集韻》博木切,音卜。拭也。
"扑" 为谜底的谜语
挖西边补东边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,挖的西边是提手旁,补的东边是卜。
一个长了手的萝卜 (打一字)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