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óu     
注音:ㄊㄡˊ
部首:
总笔画:8

统一码:U+6295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57047

五笔86:RMCY
五笔98:RWCY

仓颉:QHNE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5237

CSS代码:\6295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hrow, cast, fling, pitch; jump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撇 折 折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tóu   ㄊㄡˊ

抛,掷,扔(多指有目标的):~篮。~弹(dàn )。 跳进去:~河。自~罗网。 放进去,送进去:~入。~资。~标。 走向,进入:~宿(找地方住宿)。~奔。~靠。~降。~师(从师学习)。~诉。 发向:~射。~影。 寄,递送:~递。~稿。 合:~合。意气相~。 临,在…以前:~明。~暮(天黑以前)。


throw, cast, fling, pitch; jump
schicken (V)
jeter,lancer,se jeter,investi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tóu

<动>
(1) (会意。从手,从殳。殳( shū),古兵器。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。本义:投掷) (2) 同本义 [throw] 投,擿(掷)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受其书而投之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 投我以桃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柳》 毋投与狗骨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上》 投之深渊些。——《楚辞·招魂》 欲投鼠而忌器。——《汉书·贾谊传》 以肉投馁虎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作投击势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投以骨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 复投之。 孤羊投群狼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(3) 又如:投兵(向人投掷兵刃。谓诛杀);投注(投掷);投食(投掷食物);投绂(弃去印绶) (4) 跳进去;投入(专指自杀行为) [throw oneself into] 务光因自投于河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 有过于江上者,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(5) 又如:投河;投江;投井 (6) 投弃,抛弃 [dump;abandon] 投诸渤海之尾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平生怀仗剑,慷慨即投笔。——刘希夷《从军行》 停杯投箸。——唐· 李白《行路难》 有怀投笔,慕宗悫之长风。——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 弃甲投戈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 (7) 又如:投簪(丢掉固定帽子的簪子。比喻弃官);投传(投弃符信);投檄(投弃征召的文书);投纶(投弃钓具);投笔(弃文而就他业);投策(弃鞭;弃杖);投畀(抛弃) (8) 使射影于,特指向一定方向 [cast]。如:树影投在窗户上;投视(投射目光);把眼光投到来访者身上 (9) 递送 [deliver]。如:投片(投递名片);投文(投递状纸);投谒(投递名帖求见);投牒(呈递诉状);投书(投交书信。亦指所投交的书信);投状(呈递文状);投劾(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);投刺(投递名帖);投名(投递名帖) (10) 投奔。前往依靠别人 [go to sb. for shelter] 欲往投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欲投吴巨。 (11) 又如:投赴(投奔);投止(投奔托足;投宿) (12) 投靠,前去依靠别人生活。古时指投奔权贵,求得托身。多指卖身为奴 [go and seek refuge with sb.]。如:投亲(投靠亲戚);投充(投靠权势人家充当奴仆以得到庇护);投托(投靠托身);投化(投顺归化);投附(投顺归附) (13) 投身,献身于 [throw oneself]。如:投款(诚恳地归顺;投降);投脱(投靠躲避;投奔);投效(自己请求效力);投首(投降);投伏(投降屈服);投殒(损身殒命);投拜(投身下拜。指投降或归附);投死(效死);投躯(舍身;献身);投地(投体下拜) (14) 投宿,临时住宿 [seek temporarylodging] 暮投石壕村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 (15) 又如:投驿(投宿驿站);投归(投宿);投到(投宿);投暮(傍晚) (16) 靠近 [be near to]。如:投老(垂老;临老);投明(破晓);投晚(向暮,傍晚);投晓(临晓);投到(及至;等到) (17) 放逐 [banish]。如:投荒(被迫或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);投山窜海(放逐到荒凉边远地区);投裔(流放边荒之地);投解(解送) (18) 放置 [put]。如:投闲(置身于清闲境地) (19) 赠送,作为礼物送给 [present]。如:投赠(赠送);投献(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) (20) 顿,用力往下踩[stamp] 盖一举手,一投足之劳也。——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 (21) 进献。投献 [offer]。如:投匦(向皇帝上书言事);投诚(投献诚心);投贽(进呈诗文或礼物求见);投文(投赠文章) (22) 乘;伺 [take advantage of]。如:投隙(乘隙;伺机) (23) 相合;迎合 [cater to;pander to]。如:投口(投合口味;适口);投洽,投漆(情投意合);意气相投 (24) 投入,投进。 投之江中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投江死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 投火死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词性变化


  tóu  

<名>

(1) 投壶的省称。中国古代宴会时的游戏。设特制之壶,宾主依次投矢其中,中多者为胜,负者饮 [a game during feast in which the winner was decided by the number of arrows thrown into a distant pot] 侍投则拥矢。——《礼记·少仪》 (2) 骰子。赌具 [dice]。骨制,成正立方体,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,掷之以决胜负。点着色,故也称“色子” (3) 姓


  tóu  

<介>

表示方位、方向,相当于“朝”、“向” [to] 拨马投西便走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


國語辭典

ㄊㄡˊ

tóu 

扔、掷。 如:「投球」、「投篮」、「投石子」。 放进去。 如:「投入」、「投票」、「投资」。 跳进去。 如:「投江」、「投井」、「自投罗网」。 发向、映照。 如:「众人把目光都投向墙上的壁画。」、「竹影散投在窗纸上。」 寄发。 如:「投递」、「投稿」、「投邮」。 前往、走向、迎向。如 : 「投宿」、「投降」、「弃暗投明」。 合。 如:「情投意合」、「意气相投」。 奔靠。 如:「投奔」、「投靠亲友」、「走投无路」。 《三国演义·第二回》:「玄德、关、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。」 接近、靠近。 如:「投暮」。 唐·孟郊〈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〉诗:「拟古投松坐,就明开纸疏。」 甩、挥。 如: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「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。」 抛弃。 如:「投闲置散」。 《后汉书·卷三二·樊宏阴识列传·樊宏》:「然犹投戈讲蓺,息马论道。」 用。如 : 「投药」。 赠送。如 : 《诗经‧卫风‧木瓜》:「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」 迎合。如 : 「投其所好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8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4

《唐韻》度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侯切,𠀤音頭。 《說文》擿也。○按擿,卽擲也。 《廣韻》棄也。 《禮·曲禮》無投與狗骨。 《疏》投,致也。棄其骨與犬也。  又贈也。 《詩·衞風》投我以木瓜。  又《增韻》納也。 《禮·樂記》投殷之後於宋。 《註》舉徙之詞也。  又適也,託也。 《後漢·張儉傳》儉得亡命,望門投止。  又掩也。 《詩·小雅》相彼投兔,尚或先之。 《箋》視彼人將掩兔,尚有先驅走之者。  又姓。周郇伯之後。桓王伐鄭,投先驅以策。其後氏焉。漢有光祿投調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大透切,音豆。句讀之讀通作投。 《馬融·長笛賦》聆曲引者,觀法於節奏,察度於句投。  又與逗同。止也。  又物相逗合也。 《杜甫詩》遠投錦江波。  又酒再釀曰酘。亦通作投。 《字林》重醞也。 《梁元帝·樂府》宜城投酒今行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度矦切

擿也。从手从殳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擿也。
下文云。擿、投也。二篆爲轉注。巷伯傳曰。投、棄也。
从手。殳聲。
大徐作从殳。非。度矦切。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