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ā     
注音:ㄓㄚ
部首:
总笔画:9

统一码:U+62AF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57012

五笔86:REGG

仓颉:QBM

五行属性:金

HTML代码:&#25263

CSS代码:\62AF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(Cant.) to grasp, hold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竖 折 横 横 横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9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5

《唐韻》《廣韻》側加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莊加切,𠀤音渣。 《說文》挹也。从手且聲,讀若樝梨之樝。  又《揚子·方言》抯摣,取也。南楚之閒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抯。或謂之𢳛。  又《集韻》淺野切,音且。亦取也。  又《唐韻》徐野切《集韻》似也切,𠀤音灺。 《唐韻》兹野切《集韻》子野切,𠀤音姐。義𠀤同。別作𢳛𠭯,義通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側加切

挹也。从手且聲。讀若樝棃之樝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挹也。
方言曰。抯、摣、取也。南楚之閒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抯。亦謂之摣。
从手。且聲。讀若樝棃之樝。
樝棃、見木部。側加切。古音在五部。按方言抯、摣實一字也。故許有抯無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