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横 横 撇 折 点 点
ㄅㄚˊ
拉出、抽出。 如:「拔草」、「拔旗」、「拔剑」。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「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。」 吸取。 如:「拔毒」、「拔出脓来」。 除去。 如:「拔祸根」、「拔去眼中钉,肉中刺」。 选出。 如:「提拔」、「选拔」。 《汉书·卷七五·李寻传》:「闭绝私路,拔进英隽。」 特出。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「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。」 《文选·孔稚珪·北山移文》:「夫以耿介拔俗之标,潇洒出尘之想。」 拉高。 如:「拔起嗓门尖叫。」 动摇、改变。 如:「坚忍不拔」、「牢不可拔」。 《易经·乾卦·文言》:「乐则行之,忧则违之,确乎其不可拔。」 攻取、占领。 如:「连拔五城」。 《孙子·谋攻》:「杀士三分之一,而城不拔者,此攻之灾也。」 矫治。 如:「用药膏将扭伤的脖子拔直。」
ㄅㄚˊ
括,箭的尾端。 《诗经·秦风·驷驖》:「公曰:『左之。』舍拔则获。」 汉·毛亨·传:「拔,矢末也。」
ㄅㄚˊ
急速。 《礼记·少礼》:「毋拔来,毋报往。」 汉·郑玄·注:「拔、赴皆疾也。」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蒲八切,辦入聲。 《說文》擢也。 《增韻》抽也。 《易·乾·文言》確乎其不可拔。 又《泰卦》拔茅茹,以其彙征吉。 《後漢·蔡邕傳》連見拔擢,位在上列。 《晉書·胡母輔之傳》甄拔人物。 又《爾雅·釋詁》殲拔殄,盡也。 又《增韻》攻而舉之也。 《前漢·高帝紀》攻碭,三日拔之。 《註》破城邑而取之,若拔樹木幷得其根本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蒲撥切,音跋。回也。 又《增韻》疾也。 《禮·少儀》毋拔來。 《疏》拔,速疾之意。 《前漢·𨻰項傳贊》拔起隴畝之中。 《註》疾起也。 又挺也。特立貌。 《杜甫詩》友于皆挺拔。 又括也。矢末也。 《詩·秦風》舍拔則獲。 《疏》以鏃爲首,故拔爲末。 又除也。 《周禮·秋官·赤犮氏註》赤犮猶言捇拔。 《疏》拔,除去之也。 又與茇通。 《前漢·禮樂志》拔蘭堂。 《註》拔,舍止也。 又《集韻》北末切,音撥。把也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蒲蓋切,音旆。 《詩·大雅》柞棫拔矣。 《疏》拔然生柯葉也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蒲昧切《正韻》步昧切,𠀤音佩。 《詩·大雅·朱傳》挺拔而上,不拳曲蒙密也。 又拂取也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𠀤房越切,音伐,草名。 《爾雅·釋草》拔蘢葛。 《註》似葛,蔓赤,葉多。 又《集韻》筆別切。讀若分別之別。晉俗謂平地除𡊅曰拔。 又《張華·鮑文泰誄》抱道冲虚,執義貞厲。栖遲無悶,不營不拔。厲音列。
切部: 蒲八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蒲八切。十五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