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横 撇 折 竖 折 横
逮捕或扣押:~捕。~系。~留。~拿。~囚。~禁。~押。 限,限制:~束。~谨。不~小节。 固执,不变通:~泥。~礼。~迂。
ㄐㄩ
阻止。 《说文解字·句部》:「拘,止也。」 清·段玉裁·注:「手句者,以手止之也。」 《管子·君臣下》:「此止诈、拘奸、厚国、存身之道也。」 逮捕、扣押。 如:「拘捕」、「拘押」、「拘禁」。 《三国演义·第八七回》:「汝等皆是好百姓,不幸被孟获所拘,今言摎諕。」 局限、顾忌、受束缚。 如:「不拘小节」、「不拘文法」、「无拘无束」。 《庄子·秋水》: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」 唐·韩愈〈师说〉:「不拘于时,学于余。」 限定、限制。 如:「不拘性别」、「多寡不拘」。
ㄐㄩ
死板、不活泼。 如:「拘泥」、「拘谨」。 《汉书·卷三○·艺文志》:「及拘者为之,则牵于禁忌。」
《唐韻》舉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恭于切,𠀤音駒。 《說文》止也。 《徐曰》物去,手能止之也。 《廣韻》執也。 《易·隨卦》拘係之,乃從維之。 《書·酒誥》盡執拘以歸于周。 《左傳·僖三十三年》武夫力而拘諸原。 又《史記·汲黯傳》弘大體,不拘文法。 《前漢·司馬遷傳》隂陽之術大詳而衆忌諱,使人拘而多畏。 《註》拘,曲礙也。 《集韻》或作句。 又作𢳉。別作佝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居侯切,音鉤。擁也。 《禮·曲禮》必加帚於箕上,以袂拘而退。 《註》以袂擁帚之前,埽而郤行之。 又取也。 《禮·曲禮》凡僕人之禮,必授人綏,若僕者降等,則撫僕之手,不然,則自下拘之。 《疏》却手從僕手下自拘取之。 又曲也。與句同。 《荀子·哀公篇》古之王者,有務而拘領者矣。 《註》務讀爲冒。覆項也,句領,繞頸也。 又摟聚也。 又《正韻》求於切,音渠。 《莊子·達生篇》吾處身也,若橛株拘。 又《集韻》果羽切,音矩。 《前漢·地理志》拘㵎水至邯鄲入白渠。 《註》應劭讀。 又俱遇切,音句。拘挐,不展也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拘玉切。與挶通。戟持也。 《前漢·五行志》撠高后掖。 《註》拘持之也。◎按詩傳,戟挶義同。故註釋互用。
切部: 舉朱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手句者、以手止之也。
舉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讀如鉤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