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lán     
注音:ㄌㄢˊ
部首:
总笔画:9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2E6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58011

五笔86:RUFG
五笔98:RUDG

仓颉:QTMM

规范编号:57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5318

CSS代码:\62E6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obstruct, impede, bar, hinde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点 撇 横 横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lán   ㄌㄢˊ

遮挡,阻止:~挡。~阻。~击。~劫。~截。 对准,正对着:~腰截断。


obstruct, impede, bar, hinder
behindern, hindern
barrer,bloque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lán

<动>
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手,阑( lán )声。本义:阻挡;遮拦) (2) 同本义 [bar;hold back;block] 拦,遮拦也。——《玉篇》 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 声直上干云霄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(3) 又如:拦关(形容两臂力大无穷;又指粗壮的手臂);拦护(阻拦,保护);拦门(宋时娶妻,回至男家门时,乐人等拦在门外索要钱物);拦驾(遮拦皇帝的銮驾) (4) 拦截 [intercept]。如:拦水坝(拦截水流的堤坝);拦洪(拦截洪水)

词性变化


  lán  

<介>

〈介〉 表示方式、方向,相当于“当”、“对着” [to] 倒像背地里有人把我拦头一棍,疼的眼睛前头漆黑。——《红楼梦》